|
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发布后,本报记者分头采访了一批专家。多位专家表示,我国宏观经济趋向过热的特征十分明显,系列紧缩性措施预计很快出台。
⊙本报记者联合采写
继续紧缩势在必行
对于11.5%的GDP增幅,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指出,如按环比计算,这应该是1995年以来增速最高的。他认为调控政策力度也应较大,主要还是应严格控制货币总供给。
申万证券研究所高级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经济高位加速,趋向过热特征比较明显,显示出前期宏观调控效果不够理想,将引发新一轮紧缩政策的出台。
“在紧缩手段上,我们认为市场化手段优先,但也不排除行政手段的可能。市场手段主要包括加息、取消利息税和发行特别国债,以及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行政手段上,主要是继续执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和节能减排措施,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调控,以及加强对地方政府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些窗口指导。”李慧勇指出。
安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善文则表示,从货币供应的角度来看,经济的高速增长来自上半年贸易顺差高企和信贷激增所导致的货币供应偏快,因此调控总体上也可从这两方面着手。即加快人民币升值幅度或者紧缩信贷,但前者在操作上不太现实,因此可能的措施还是紧缩信贷,但这又会影响到银行的盈利。调控政策只能在综合考量上述各方面因素后寻求平衡。
本月加息可能性较大
对于近期可能采取的紧缩性政策,宋国青表示,“控制货币总供给主要的手段还是加息,目前的利率水平远不足以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则认为,可能的紧缩政策包括取消利息税、加息、信贷窗口指导、控制新开工项目、严控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的审批等。但取消利息税势在必行,下半年也可能会有1至2次升息,每次加息27个基点,并且最快会在本月实施。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指出,6月份CPI同比上涨4.4%,将令加息的可能性加大。“虽然目前股市交易量下降的局面需要较暖的政策支持,而加息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股市回暖,但股市要服从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经济偏热,适当的调控政策是必要的。”吴晓求认为。
诸建芳同时指出,短期内,上述措施的实施对于控制经济偏快尤其是投资过快增长是有效的,但这些措施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投资增长状况,行政性调控过后又会出现过热趋势,唯有对偏低的资源要素价格、劳动要素价格(工资)进行重估,从根源上消除导致投资增长过快的因素,使投资增长回到正常水平,才能使投资过快增长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得到化解。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王国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明确表示不同意加息。他认为,由于核心CPI仍然保持在1%以内,所以没有必要采取加息这样总量调整的方式。另外,他认为如果采取加息的方式,会使企业和金融机构改变预期,促使人民币升值提速。
上半年经济运行主要数据
项目 总额 变化
国内生产总值(GDP) 106768亿元 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增加值 9470亿元 增长4.0%
第二产业增加值 55454亿元 增长13.6%
第三产业增加值 41844亿元 增长10.6%
居民消费价格(CPI) 同比上涨3.2%
广义货币(M2) 37.8万亿元 同比增长17.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 13.6万亿元 增长20.9%,比上年同期加快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
流通中现金(M0) 26881亿元 增长14.5%,比上年同期加快2.0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2.1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250793亿元 同比增长16.5%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369368亿元 增长16.0%
居民储蓄存款 增长9.4%
进出口总额 9809亿美元 同比增长23.3%,比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
贸易顺差 1125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511亿美元
国家外汇储备 13326亿美元 比上年末增加2663亿美元
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 319亿美元 同比增长12.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4168亿元 同比增长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 9887亿元 同比增长28.5%,比上年同期加快4.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2044亿元 同比增长15.4%,增幅为1997年以来的新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052元 实际增长14.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