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旅游局官员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旅游和景点高峰论坛上透露,有关方面正着手研究调整“黄金周”假期,设想的方案包括将“五一”、“十一”的七天长假缩短为三到四天,再增加中秋等传统休假,同时推动带薪休假制度,以若干小型的“黄金周”,取代过去的长假。如果“黄金周”改革会对旅游业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采访了不少行业分析师,结果发现行业分析师对此的看法大相径庭。
或产生负面影响?
平安证券的行业研究员文献认为,黄金周的改革在短期内可能会给旅游行业带来负面影响。文献分析说,对消费者来说,如果黄金周缩短至3、4天,其出游的决策必然受到影响。如果没有足够长的假期,消费者很可能将中远距离旅行改为短途旅行,甚至可能完全取消出游计划。2006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116个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在5月4日之前处于较高水平,5日开始明显持续回落。这可能表明,绝大多数游客出游时间至少在3、4天,考虑回程则需要4、5天,部分远途游客所需时间可能更长。
近年来,“黄金周”对旅游行业全年业绩贡献度不断走高,2006年春节、“五一”和“十一”三大黄金周,全国旅游人数和收入占全年比重分别达到23.5%和16.9%。目前各方面信息显示,黄金周制度改革主要是针对“五一”和“十一”黄金周,即使剔除春节黄金周的影响,2006年“五一”和“十一”黄金周旅游人数和收入占全年比重也分别达到了18.37%和10.76%。由于占比较高,因此文献认为,如果黄金周制度改革,其对旅游行业的影响也必然不小。
文献估算了各家景区公司2006年“黄金周”对全年的贡献度。从估算结果来看,“黄金周”对峨眉山和西藏旅游全年业绩的贡献度最高,因此,如果改革可能对它们的影响最大。“黄金周”对桂林旅游和丽江旅游的贡献度较小,它们可能受到的影响也较小。
或带来极大利好?
但面对同样的资料,国泰君安的研究员陈锡伟的结论却颇有不同。他认为,三大“黄金周”的旅游人数和收入占全国比重太高,说明这一时期旅游人数密度太大,这造成了旅游时间分布不均,一方面造成了在高峰期的旅游资源压力,接待质量下降,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淡季的旅游资源闲置、接待能力过剩。所以如果能够平均分布,将是大大的利好消息。
一些业内人士也认为,现在国内旅游的特点是旺季特旺,淡季特淡。国民出游的特点是不缺钱,缺时间。由于“黄金周”的高峰特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避开在“黄金周”出游,这对旅游业是一个无形的损失,但是如果把“黄金周”分散开来,那么人们可以有更多的出游选择时间。虽然这一举措有可能影响到长途旅游业,但是同时却将大大提高国民的出游频率,出游频率的增加较之三大“黄金周”来说无疑会更好地拉动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
而落实到上市公司,这种改变将给中短途景点上市公司带来实惠,比方黄山旅游、首旅股份,靠近东部沿海,多以中短途旅游为主,如果改革措施出台,无疑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获益。
或影响并不大?
与上两种看法都不尽相同的是光大证券朱毅研究员谨慎的两分看待法。朱毅认为,休闲时间的整体增多是必然的趋势。而拆分长假的影响要一分为二的看,拆分长假势必影响到长线景点,影响到西藏旅游、丽江旅游这样的内陆上市公司,而使得短线景点受益。至于最终的利空利多则难以量化预估。
她认为,假若拆分长假,对旅行社和酒店的影响并不会很大。对于像锦江饭店之类的上市公司来说,长假的改革影响不大。因为他们本来就有一大部分商务客源,这部分客源对价格、假期都不敏感。影响较大的可能是一部分经济型酒店,例如中青旅的经济型酒店对普通游客的依赖性较大,可能会感觉到一定的影响。
归根结底,还是要看长假将怎么改。据业内人士介绍,对于国内游来说,4天是一个限度,一般国内游4天之内多可以完成,所以若从7天长假改做5天休假,则“黄金周”的出游将影响不大,但是若低于4天假期,将对不少国内游都产生影响。此外,据称,改革“黄金周”也不是唯一的改革方案,之前也有将休假改革成每周一天,月末休五天的每月“小黄金周”的改革方案。
不少行业研究员认为,虽然“黄金周”的改革呼声很高,但是政府年前还曾强调“黄金周”不会变动。因此,假期制度在多大范围内的改动、怎么改动、什么时候改动,依然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