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焦点
  • 6:特别报道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金融
  • A4:特别报道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指数
  • C11:地产投资·指数
  • C12:地产投资·理财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2007 年 7 月 20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6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6版:货币·债券
    平衡市场利率 半年回购重启
    小幅反弹 人民币再创新高
    三年央票发行利率企稳
    雷曼兄弟:央行处加息两可中
    经济升温 新一轮紧缩在即
    热钱已经挟持中国经济?
    美元继续沉沦
    等待调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热钱已经挟持中国经济?
    2007年07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特约撰稿 万晓西

      

      当国家统计局昨天统计出2007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1.5%,同比加快0.5个百分点之时,似乎都有意无意忽略了热钱的伟大作用。没有热钱,中国经济会怎样?

      感谢渣打银行的王志浩先生,2006年他根据其他国家公布的对中国进出口数字倒推,发现中国2005年真实贸易顺差只有350亿美元,仅为官方数字1019亿美元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贸易顺差中三分之二为热钱(非贸易资金流入)。当然有专家认为这一比例太高,那么我们就貌似公允地假设贸易顺差中一半是热钱吧,2007年上半年贸易顺差达1125亿美元,50%为562.5亿美元,平均汇率为7.7186,热钱乘数假定为1.1,上半年名义GDP绝对增加额为15325亿元,则热钱导致GDP增长3.6个百分点。剔除热钱后,2007年上半年GDP真实增长率仅为7.9%。

      当然你可以更公允地假设贸易顺差中热钱只有30%,那么GDP真实增长率为9.3%;你也可以更激进地假设贸易顺差70%为热钱,那么GDP真实增长率为6.5%;总之,如果你相信贸易顺差中有热钱,那么官方公布的11.5%的增长率恐怕就要大打折扣。

      且慢,贸易顺差中有热钱,那么外商直接投资中有没有热钱呢?我们的税收越来越高,我们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我们的人民币也越来越贵。微观数据是据说沃尔玛已经削减四成中国定单,但是官方统计显示2007年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319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外商直接投资真的增长了吗?还是大量热钱借道蜂拥而入?外商直接投资有热钱,那么经常转移、服务贸易等其他渠道有没有热钱呢?

      还是来看看更加全面反映资金进出的外汇储备,人民银行称国家外汇储备上半年增加2663亿美元,同比多增1440亿美元,为了剔除储备投资收益和会计估值方法的影响,我们来检查一下外汇储备对应科目外汇占款的变动。外汇占款上半年共增加15469亿元人民币,与GDP绝对增加额相差无几。假设30%是热钱,热钱乘数为1.1,则热钱导致GDP增长3.8个百分点,剔除热钱后,2007年上半年GDP真实增长率仅为7.7%;当然如果你认为40%的外汇占款为热钱,则我们GDP增长率仅为6.4%。

      没有了热钱,11.5%的增长会持续吗?一旦考虑了热钱,无论是7.7%还是7.9%,都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被热钱挟持或者说绑架。以上分析,仅是假设热钱零进出,如果热钱突然大规模流出呢?经济增长率6个百分点上下的剧烈波动是可以预期的。

      因此,2007年上半年宏观数据最大的启示是下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工作是应当以公检法为主尽快加大打击热钱力度,而且打击重点应该是流出而不是流入,只有把已经流入的热钱留下并进一步为人民服务,才能减轻未来可能出现的巨幅经济波动。在热钱已经挟持中国经济的情况下,如果按照人民银行现行逐步加大打击流入热钱力度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热钱必将在某一时刻蜂拥而出,打击中国经济,到时必悔之晚矣。而打击热钱流出,我们有10年前的成熟经验,法律规章健全。建议对于严重违反外管条例的外汇指定银行,停止其全行的售付汇业务资格而不是单个分支行,并追究其主要负责人刑事责任;对于外资银行,要一视同仁,不可给予超国民待遇;对违规贸易企业,仿此办理。

      笔者在2005年即指出“围歼境内外热钱是厘清形势未雨绸缪的关键所在,只有围而歼之,热钱才能为我所用。没有对投机分子施以雷霆手段,建国初期上海物价就不能平抑,新中国可能就毁于一旦”。时间已经过去两年,目前可能是我们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表一:2007年上半年贸易顺差中热钱对GDP影响估算

    贸易顺差(亿美元)    热钱乘数    名义GDP绝对增加额(亿元)    热钱占贸易顺差    热钱占GDP增加值    热钱导致的GDP增长率    剔除热钱后GDP真实增长率

    1125                 1.1         15325                     30%             19%                2.2                    9.3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新闻稿,其中名义GDP绝对增加额=2007年上半年GDP-2006年上半年GDP(初步核算数),汇率按人民币上半年月均汇率7.7186折算

      表二:2007年上半年外汇占款中热钱对GDP影响估算(单位:亿元)

    外汇占款增加额    热钱乘数    名义GDP绝对增加额    热钱占外汇占款    热钱占GDP增加值    热钱导致的GDP增长率    剔除热钱后GDP真实增长率

    15469.36         1.1         15325                10%             11%                1.3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