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发展中国家中你听到的最多的字眼估计都与“成熟”有关,成熟是什么?大抵成熟是与这样一些关键词相关的,比如“标、准”,“对、错”,“先进、落后”……,就像一个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当游戏的玩家足够多到可以产生牢固的收益的时候,他是成熟的,但是这个时候他最怕的就是大家改变游戏的规则,那样建立在其上的利益链条也就断裂了,所以他就从一个冒险者、创造者变成了教士和卫道者,告诫人们必须怎样才是对的等等。现在的中国艺术市场是不是就是遇到这样的游戏制定者呢?
首先是谁来选择成熟的样本呢?这个外在的偶像是真的具有普遍的可适用性还是只不过也就是当初的本土冒险现在鸡犬升天了呢?其次是谁有资格来论证成熟与否这个事情呢?他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在大大小小的公共性和私人化讨论中,不断的出现那些中英文夹杂的声音给你述说中国艺术市场是如何不成熟、如何不规范、如何充满泡沫和危机四伏,听起来发人警醒,但其背后的潜在逻辑却很少有人去思考,甚至说这些话的人本身也未必真的知道这套话语逻辑背后潜藏的利益关系。在当初美国中央情报局辅助其国家美术馆全球推广抽象表现主义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去告诉他们波洛克的市场是泡沫,艺术应该是欧洲式的、法国式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自然生成的,也不知道即使有人这么说了中情局是不是会膜拜听从,反正结果是如今的艺术历史和艺术市场中抽象表现主义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山,如今他们自然也会将这些既成事实标榜成经典和圣律。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胜者诸侯败者贼“,是说大概历史其实是很偶然且具有极高的变数的,从来也没有什么宿命,也从来也没有什么百年不变的模式,那么谁找到最适合自身文化特性,谁找到最适合当下业界精英群落的运作模式,谁就会在这个圈层中踏出自己的道路来,不管他是跌跌撞撞还是步履坚定。中国艺术市场的崛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国际性的力量组合有意无意的共同拉动的结果,其中资本的互渗和共荣已经将一些全新的层面带了进来,这些在之前的模式中并没有发现。而且这个时代资本工具有了更加完善但是也更加凶猛的投资路数,对于风险控制和承受的力度也是超前的强大,而周边的中间力量也是来势汹汹的要在其中获得自己的发言权和势力范围,比如艺术传媒机构,这些都将共同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幅度把一个艺术生态推到一个又一个高点上去。当然风险自然也是会不断产生,可是在这个一切可以虚拟化为数字的资本时代很少有什么是没有风险的了。
所以说“有没有成熟这种说法”呢?也许还是有,但是肯定没有一种放之天下皆准的成熟,所以也就更没有一种永世不变的宿命。那么是不是该鼓励中国艺术市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