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金融·证券
  • 6:时事
  • 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8:上证研究院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广告
  • A4:产业·公司
  • A5:专 版
  • A6:专版
  • A7:信息披露
  • A8:专版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大全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广告
  •  
      2007 年 7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专栏
    如果又海选出新“带头大哥”……
    媒体大亨 难见阳光的交易
    点子、策划误了国内咨询业
    别让忧虑占据我们生活!
    赛纳河古桥边,请你放慢脚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赛纳河古桥边,请你放慢脚步
    2007年07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蔡康平

      资深报人,专栏作者,现居北美

      赛纳河畔,从天堂下凡逾百年的“埃菲尔”,似乎正向世人诉说“花都”的沧桑岁月……透过临河咖啡馆浅褐斑的窗棂,一幅十八世纪中叶法兰西初夏光风霁月的油画浑然天成。

      一辆“巨无霸”旅游车,嘎然而止。久违的面孔鱼贯而出,迅即汇聚在塔前草坪,凝视着镜头。“咔嚓”,众人哄然散去。原来,这些“到此一招”的游客,正被赶鸭子一样,要赶往下一站香榭丽舍。太可惜了,邻座当地人送去困惑的眼神。

      切换镜头。布鲁塞尔广场一家百年炖品食肆前,等候者有轻声翻阅报纸的,有细语交谈的。“快点,我们要赶时间!”一种耳熟能详的语言,刺破寂静的广场。老板见状迎到:“先生们,我们不卖速食,这炖品专供懂得慢慢品味的人享用,让你们见怪了。”

      此类场景国人早见怪不怪了吧?其实,这是无数国人之现状,不做作,真实得很。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都什么时代了,还宁静致远,循规蹈矩,岂非顽固不化?

      无须饶舌,祖国面貌今非昔比,经济规模已占居世界前四位,但问及海外人士归来之感受,却总感觉少了什么东西。对了,就是那分自信、内涵,底气。也许,一个城市固然要有靓丽的外表,诸如象征财力的摩天楼,然徒有茫茫“白色森林”,而失缺丰富的内涵,以为套件西服,就具有绅士风度;怀揣鼓囊钱包,俨然就是个人物。要知道,一座没有灵魂的城市,难免要走向浮躁。

      在北美甚至整个欧洲,我发现,许多名人故居、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乃至歌剧院,每月或每日关门前几小时都有免费开放时段,如伦敦的马克思故居、巴黎的圣母院、多伦多的警察博物馆,甚至是华盛顿的五角军事大楼,这个美国头等机密的地方,也免费向公众开放。各馆管理人恭候所有的人去见多识广,丰富自己的人生。在多伦多各大图书馆,人们可以一次几十本书满载而归。每每这时,管理人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目送着你。因为,它们变得有生命了,物有所值了。

      可见,我们眼中西方人特有的那种气质,还真是“与生俱来”。

      做人得有品味,恰似一个民族要有信仰,一座城市要有灵魂一样。从某种程度来看,在地球另一端的许多国人,其物质享受已超出预期(其实,据中国权威杂志《瞭望》周刊年前称,中国的人均GDP和英美相比,落后100年以上。中国产业结构大致与美国1913年和英国1870相当,就业结构大致与美国1870年相当,比英国的1820年还要低落)。忧的是,尚不知国人精神方面营养如何?作为文化的精华,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美术馆、图书馆、歌剧院、体育馆,是否已向市民(包括那些可爱的外来民工)定时定额免费开放?这些闪烁着中华民族百年历史、文化、艺术、思想的殿堂,可是孩子们探究人生最佳的“课外读本”,以及成年人再教育重塑身的“社会课堂”,实乃“一本万利”利国利民之举措;切莫为紧攥一点蝇利碎金,而阻挡了无数渴望的慧眼!

      什么时候,游遍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不但能让西方人士瞧瞧殷实的财力,更能让蓝眼睛们领略数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非凡趣味、风仪、见识?

      遥居海外的华人,期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