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咨询市场正在成为一块无比诱人的蛋糕。然而,蛋糕虽大,却不过是香了外资咨询机构的嘴;小鸡虽跑得欢,反衬的却是国际咨询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纵横驰骋。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2004年数量上仅占3%的跨国咨询公司占据了中国商业咨询市场份额的50%以上。
国内咨询业整体上仍势单力薄。而从咨询业与其它企业之间的关系来看,如若国内咨询业整体实力与规范化建设不足,无疑将对国内实业的发展形成掣肘。以世界500强为例,其中有50%左右的公司拥有自己长期合作的国际著名咨询公司,100%接受过多次咨询服务,AT&T公司甚至有1000多家咨询公司为其作全方位、多层面的咨询,每年投入的咨询费用高达3亿多美元;
探根溯源,从现状出发,以咨询业六大板块中的管理咨询为例,我想,大约可以归纳出其中存在的以下几方面问题:
行业监管机制不健全,行业组织管理脆弱。目前,面对国内如此巨大的咨询行业,在国家宏观政策层面,并未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管机构和机制。
行业集中度较低,“专家”包打天下,不重视协同作战,基本上处于一种散兵游勇式的无序状态。本土咨询机构规模在50人以下的占97%,50至300人的占2.34%,员工数在300人以上的仅占全部咨询机构的0.11%,规模上的制约让本土咨询公司面对一些综合性的大项目,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策划痕迹过浓。咨询业讲求科学理性、中立客观、专业深入,但国内咨询业在上世纪90年代名噪一时的何阳等一批策划人的影响下,整体上仍带有一种炼金术式炒作味道,吹嘘点石成金,追求短期效益,停留于“想点子、拍脑袋”层次。
角色定位不够准确。专家纵论市场,指点江山,却往往忘了其角色定位仍不过是服务二字;其次,咨询并非医生,更不能包治百病,对于一些病入膏盲的体制性等症结,明智的做法不过是坦言相告、抽身退出。
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管理咨询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朝阳行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典型代表,是汇集社会顶尖管理人才的地方,但目前看来,其一,虽然学院派咨询在国内较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但总体来说,学院派专家参与积极性低,他们习惯于纸上谈兵,难以深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与西方式的工商管理教学风格大相径庭;其二,相关知识服务行业的产业链未能充分拓展,彭博财经和路透社式的产业链条延伸在国内尚未形成气候;其三,咨询公司往往形同收费较低的“赤脚医生”,较低的收费、单薄的利润以及“毕业生太多、知识廉价”的错误认知又导致难以吸纳顶尖人才。
作为知识服务行业,咨询业本身是经验与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区域广阔,市场、风土人情、甚至公共政策差别巨大,这对于熟悉国内市场的本土咨询业来说是个利好的一面;反过来,成长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之中的国内咨询业,分析研究能力一贯孱弱,同时,相对于外来文化的西方管理体系,国内咨询业往往不知其所以然。由于缺乏对等、基础性一致的对话框架,在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要么犯了经验主义的毛病,要么仅仅停留在西方管理学方法论层面;至于业界,以及业界与企业的交流对话过程中,文化的差异再加上所谓中国式管理等观念性的分歧,往往导致出现类似于“鸡同鸭讲”的现象。
国内企业在学习西方企业的过程中,大致形成了一个由工具至制度而至思想的轨迹。在我看来,目前大致上仍停留于工具性学习阶段。学习工具的好处是有利于催生可复制性的咨询服务模式。但要更进一步,改善咨询业现状,首要的恐怕就是在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做好自身的规范化、制度性建设;至于管理思想层面,则并非咨询业本身所能独自担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