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法
7月20日晚间,也就是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之后的第二天,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次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几乎同时,另一个重大举措也宣布出台———国务院决定,自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
尽管减征利息税从形式看是税收调控手段,但它直接影响到的是存款利率水平,因此,上述两项举措的最终调整目标是一致的———提高利率。从这个意义上说,加息和减征利息税叠加在一起,实质上是上演了一幕利率政策的“二重奏”,弹奏出了宏观调控新的“韵律”。
“韵律”一,通过加息调整总需求,引导经济由过快增长向又好又快增长转变。数据显示,目前的总需求呈膨胀之势,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反弹趋势明显,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资产价格和消费物价上涨加速,出口增长强劲。在总需求的带动下,经济增长加速。分季度看,GDP增速一季度为11.1%,上半年为11.5%,那么二季度则达到11.9%。鉴于此前国家统计局已将2006年的GDP增速修正为11.1%,因此,综合来看,经济增长加速的势头比原来预期的要猛。尽管统计局发言人没有正面回应经济是否已经过热这一命题,但经济增长确实偏快应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另一方面,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也显露无遗,如国际收支不平衡、流动性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及节能减排压力大等等。至此,不难看出,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正是对上述数据和经济运行状况作出的回应,通过影响市场预期,使经济从过快增长向又好又快增长转变。
“韵律”二,通过加息抑制货币和信贷过快增长。最新统计显示,6月末,M2和M1的同比增幅分别为17.06%和20.92%,比5月末的16.74%和19.28%分别上升了0.32和1.64个百分点。在贷款方面,5月份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473亿元,同比多增379亿元;而6月份的人民币贷款增加了4515亿元,同比多增566亿元。这表明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投放均面临反弹的压力。提高贷款基准利率,会增加贷款需求方的资金使用成本,有利于抑制贷款需求。
“韵律”三,加息有利于引导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增长。尽管目前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去年同期,但逐月反弹的趋势已很明显,新开工项目数也呈现出连月正增长,部分行业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尤为迅猛,已达到几年来的新高水平,投资反弹的压力挥之不去。同时,工业生产增速势头较猛,埋下了新一轮产能过剩的隐忧。通过本次加息,适时传递出调控信号,从而引导投资平稳合理增长,促使投资结构的优化。
“韵律”四,通过加息调节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维护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上半年CPI上涨3.2%,其中6月份上涨4.4%,这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上涨所带动,应归因于供给原因,扣除食品和能源项目后的核心CPI也仅上涨0.9%,似乎不会引起全面的物价上涨,加息似无必要。但这只是表面原因,若深入分析,物价形势并不容乐观。就核心CPI这一指标看,上涨0.9%这是上半年截至6月末的累计数字,其实,步入二季度以来,每月的核心CPI涨幅均已超过2%,且正呈加速之势。事实上,下半年价格上行的压力确实不容忽视。随着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生产资料、投资品和消费品需求将继续增长,粮食供求总体偏紧,构成价格上行压力;受职工劳动保障改善等因素影响,劳动力价格也将趋于上升;流动性过剩仍较突出,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持续快速上升,随着资源价格改革已拉开大幕,主要资源和要素价格必将呈上涨之势,部分上涨压力也将开始向下游产品传导,价格总水平的上涨趋势不可能逆转。因此,本次加息可以说是央行对未来价格上行风险作出的前瞻性反应。
“韵律”五,弱化“负利率”,还利于民,引导储蓄存款稳定增长。加息和调减利息税率之前,一年期存款名义利率为3.06%,扣除20%的利息税后实际利率为2.448%,低于最近一个时期的CPI,呈“负利率”状态。而这两项措施出台之后,一年期存款的实际利率为3.1635%,较之前提高30%,基本接近上半年3.2%的CPI水平,“负利率”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弱化,此举有利于保护存款人利益,直接增加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利息收益。而这次包括活期存款在内的利率水平的普遍提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储蓄资金分流的现象,定期存款利率水平提高幅度,长期大于短期,有利于稳定定期储蓄存款,从而有助于改善目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减征利息税还使得商业银行可用资产规模扩大,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有利于银行发放中长期贷款,从而增强其盈利能力。
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央行此次仅将住房公积金贷款向上微调0.09个百分点,目的在于鼓励消费性贷款,从而避免打击大宗消费的增长。由此不难看出央行“有保有压”的调控指向,亦体现了金融调控的艺术性。(作者单位:银河证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