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特别报道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专版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专版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海外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专栏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理财·钱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7 年 7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5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5版:产业·公司
    东航北京布点 三大航纷纷杀入对方腹地
    TCL电脑总经理杨伟强辞职
    可口可乐 将在上海建新研发中心
    日本三大电子厂商 酝酿联手开发下一代芯片
    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等)
    商务部:加工贸易政策年内还将调整
    明年1月1日后 我国输欧纺织品将不再有数量限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商务部:加工贸易政策年内还将调整
    2007年07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薛黎

      

      商务部产业司司长王琴华昨天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在今年之内,我国可能还会出台一部分禁止类和限制类的目录,这些目录总的范围是在今年6月份国家已经公布的取消和降低出口退税商品目录之内,哪些需要列入禁止类,哪些需要列入限制类,目前商务部正在听取有关地方和行业的意见。

      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这次调整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主要是为了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抑制低附加值出口产品的过快增长,减少贸易摩擦,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王琴华指出,今后针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第一,将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对禁止类目录和限制类目录要按照国内外宏观形势变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要求保持动态调整。第二,要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企业准入管理,不仅参考企业的信用和执行国家法规的情况,还要从企业的环保水平、工人最低工资、社会保险、生产设备水平等几方面完善企业准入管理。第三,将促进加工贸易在中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必将对企业带来的冲击,对此王琴华表示,如果是从事限制类产品的加工贸易企业要交纳50%的保证金,要增加它的财务成本,但这种影响不会很大,保证金在出口的时候要退还的,只是提前交纳保证金要占压一部分流动资金,要付这一部分流动资金的财务成本。

      “从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设计的范围来看,大部分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如何在自己本行业当中能够创造更高的价值,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这是对他们的一个要求。”王琴华指出,政策调整对于企业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希望相关企业借着大环境的改变尽快改变产品结构,向更高技术含量、更大增值环节和自主品牌方向发展,向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发展,尽早地转型升级可能会更加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