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于祥明
2007年中国地交会昨天在北京国贸拉开序幕。与以往三届不同的是,今年地交会格外冷清,从全国各地来京“卖地”的城市不过七八家,而且多半是房地产开发的三线城市。与地交会冷清局面对应的是,应邀出席地交会论坛的经济学家、土地问题专家却不约而同地聚集于与目前市场上热议的与“小产权”密切相关的“集体土地流转”问题上。专家普遍表示,应该从制度上确保建设用地两种所有权长期并存的格局。
冷门城市的冷门演出
今年的地交会与往年相比明显较为冷清。根据会务组提供的资料,今年参展的城市仅北海、长沙、合肥、福州、廊坊、钦州、泉州、公主岭8家。
“一线城市一地难求,根本不需要来交易会上‘推销’。这些都属于三线城市,开发回报率相对差很多。”一位不在场的开发商向上海证券报表示,虽然在一轮轮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土地已经成为开发商们持续发展的瓶颈。但是,“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土地是我们最想要的,非热点的三线城市土地对我们的诱惑力并不大。”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开发商比谁都聪明,好地块自然去抢。”中原地产华北区董事总经理李文杰向上海证券报表示,目前地交会市场是一年不如一年。他认为,正是由于热点城市的房价越来越高,土地供应越来越紧张,才导致地交会成为“冷门城市”的“冷门演出”。
“小产权房”土地问题成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品房价格高涨催生下的“小产权房”土地问题却成为与会经济学家、土地问题专家的焦点。
中国土地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叶剑平表示,“资本换土地”是大势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解决权利、农村劳动力安置等一系列问题。
“这确实是一个难题。”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中国土地学会理事长、原国家土地局局长邹玉川表示,目前一些城市的试点项目可供参考,但是对于中央政府层面政策趋向却之字未提。
“根据最近一些个人体会和对一些专家研究报告的思考,我特别提出一点,即要重视留地政策,特别是在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突破的情况下,更要重视留地经验。”中国土地学会秘书长黄小虎说。
他认为,虽然包括用土地换社保等试点很好,但是,“社保只能解决一代人的问题,解决不了农民的长远生计,留地政策是使得农民能够享受城市文明、享受工业化文明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使得农民的长远生计得到保障,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化和工业化当中去。至于所留之地是国有的还有继续保持集体的,都可以继续探索,变为国有的也不要紧,出让给农民,保留集体性质我觉得也不是不可以。”
“我们应该在制度上确保建设用地两种所有权长期并存的格局,一种是国家的建设,一种是农民的集体建设,集体建设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种权利形式,这样就有利于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的长期稳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蒋省三说。
他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土地法,两种用地同地同价同权,积极探索集体建设土地进入市场,允许转让抵押出租,让农民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