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上半年经济增长喜人,但是在6月份CPI达到4.4%、新增贷款完成总额占全年80%等宏观经济数据偏热的情况下,政府的紧缩性政策将不会发生转变,即:继续压缩固定资产投资、减少贸易顺差、控制新增贷款。
如果控制住了投资和出口,仅仅靠消费来拉动GDP是不现实的,毕竟消费增长速度缓慢,民众的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且占GDP的比重还很低,所以就必须放松投资或出口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在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今天,以扩大出口来拉升经济的做法就显得不可取,因此提高投资成了最后的选择。
现在我国的投资主要依靠两个方面: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我国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向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变后,政府投资就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而更多的就是银行贷款。
现阶段我国银行的主要赢利模式还是依靠存贷差,约占银行利润总额的80%,中间业务收入很少。而企业获取资金最主要的方式也是从银行贷款,在政府努力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压缩新增贷款的前提下,下半年的信贷市场将更加困难。企业需要资金来发展,银行需要赢利,如何在压缩固定资产投资、控制新增贷款等政策条件下展开金融服务就成为一个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提倡的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就显得尤其重要。
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一样是一个直接融资的市场,不同的是债券可以在不稀释股权的情况下,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而且相对于贷款来说,发行时利率低、筹资成本小。例如:短期债券与贷款比较来看,1年贷款利率为6.84%,而在央行审批的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利率为4.4%左右,相差2.5%;长期比较以10年期贷款为例,企业在无优惠的前提下,长期贷款的现行利率是7.38%,而债券仅为5.4%左右,中间相差约3%。
另一方面对银行而言,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上看,贷款属于间接融资,新增贷款的增加也加大了产生不良贷款的风险,不仅将企业与市场的风险直接转嫁给了银行,也不利于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银行体系是一国经济的命脉,这也是政府一直大力提倡直接融资的原因之一。而债券属于直接融资,银行不直接面对企业,当产生风险的时候,我们现在的企业债券还有担保,还有固定资产可以作为风险的防火墙起到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
从数量上来看,在央行控制新增信贷的前提下,银行习惯性在上半年抢指标导致了上半年新增贷款增多的现象,随着离央行年初的新增信贷目标越来越近,留给银行的空间也越来越小。不仅如此,随着股票市场定向增发、IPO等速度的加快,债券市场审批额度的增加,分流贷款明显。银行仅靠放贷过日子是越来越难。
从利率上,如果执行贷款利率下浮的标准,那么1年贷款利率为6.15%,比债券高1.7%。但是如果将贷款转化为企业短期融资券,那么该银行基本就可以成为该企业短期融资券的主承销商,从中有0.5%的承销费用,二级市场也有一定的价格差,总体上贷款比发行债券仅高约1.0%。长期的10年的贷款利率为6.62%,如果投资债券,那么比10年企业债券只高1.2%,如果做担保有1%的收入,那么仅仅比贷款高0.2%。对于银行而言,购买企业债虽然收益率有一定的降低,但是在中间费用增加后,其收益也是十分客观的,所以投资企业债也可以作为银行一种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因此,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有更加完善的直接融资渠道,而债券市场就是其有效的渠道之一,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社会资金配置效率,减少金融体系风险。另一方面,其中的问题也需要改进和解决,比如企业需要将改变只盯住贷款一种融资方式的习惯,银行也要加大中间业务拓展与开发,增强中间业务收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