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金融·证券
  • 6:时事
  • 7:上证研究院
  • 8: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公司调查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人物
  •  
      2007 年 8 月 1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必须容忍、鼓励存款搬家
    “次贷危机” 与股市震荡
    房市调控主导者应有自省精神
    中国房贷也有美国次级债风险特征
    成品油出口猛增助长油荒的根源何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次贷危机” 与股市震荡
    2007年08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鲁宁

      

      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程度越深,让普通百姓长见识的机会越多。这几天,中国股市宽幅震荡,股民们口口相传一个新名词“次级房贷”,说是老美今年初曾一度引爆的“次级房贷危机”,最近再度升温,引起全球股市普遍下挫,也连累到了中国股市。

      市场的议论,多数是从电视股评节目中听来的,率先作此判断的是荧屏上人气旺旺、却时不时忽悠股民一把的证券分析大师们。但我觉得,对“次级房贷”及它如何会演变成危机,还是从认知的角度与股民作些解疑释惑比较妥当。

      常言说放贷有风险,各国都对放贷实施风险管控。国外管控一般分四级。中国1998年起也开始引入这个办法,央行把放贷风险管控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比国外多出一级。

      顾名思义,申请次级贷款的人,还贷能力相对较低。我注意到国内有人将其阐述为申请贷款人的信用等级较低,这个说法不能说全无道理,但话不能这么说,比较确切的说法是,申请次级贷款的人,其正常收入通常不高,饭碗不是很稳定。若直接将低收入者与信用级低划等号,对低收入者似乎有先入为主的道德歧视倾向。

      次级贷款发放风险高,收益也高。所以,国外专做次级贷款的机构很多,正常情况下还做得挺好,吸引很多银行和基金也参与进来。譬如次级房贷,只要楼市持续火爆,放贷机构可通过抵押贷款人的房产来有效防控放贷风险。当贷款人出现还贷违约时,由于其被抵押的房产仍在增值,能有效对冲风险,此时,放贷机构通过收购变卖贷款人的抵押房产,除了能收回本金和利息,甚至还可额外再赚上一笔。

      专做次级贷款的机构,其性质相当于“准投行”,它们向银行购买房产贷款,将其证券化,打包成次级房贷债券,再卖给各种基金或保险机构,客观上形成风险大家担、有钱大家赚的格局。2002年至2006年间,老美房产市场一片繁荣,刺激次级房贷市场也呈一片红火。

      没想到,进入2007年,老美房产市场跌入疲软周期,一方面导致贷款人违约率上升,另一方面抵押的房产价格出现缩水。双重打压突如其来,直接放贷机构正常资金循环链出现断裂,连锁反应随之而起,导致此类债券价格下跌,持有此类债券的基金公司苦不堪言,包括中国国内的几大银行,也因此受到一波舆论质疑甚至斥责与挖苦。

      金融风险常以“蝴蝶效应”的方式扩散,实际上,相对于老美包括欧盟的整个债市盘子,次级房贷债市的规模相对偏小。因而,不消说次级房贷,即便整个次级债市都染上感冒,其对全球资本市场流动性减缩的影响也是局部性的。至于这几天老美、欧洲、日本及部分亚太国家的央行迅速投放数千亿美元增加流动性的举措,主要是各国央行要稳定金融市场人心。至于它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由于中国股市还未与国际股市完全融通,只能说更有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