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还存在着体制性盲区。13日,上海证券报在重要的版面上,刊登的《烟台氨纶上市存悬疑》和《烟台氨纶涉嫌“实际控制人”披露不实》一组公司调查,不仅仅揭示了发生在地方国资委眼皮底下,氨纶集团国有股权蹊跷转让和巨额国有资产流失的事实,也同时引发出新的思考,体制性盲区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是关系到能否有效堵住国有资产“黑洞”的关键所在。
盲区之一体现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使得地方国资委陷入到了错位的角色之中和扭曲的利益之中。以氨纶集团国有股权转让为例,烟台国资委作为氨纶集团国有股权转让方,本身就是利益主体,然而,股权转让方转身一变,却又以国资委的身份行使着审查和审批的职权,转让方案怎么报,转让方案又怎么批,全部由一家说了算,全然没有制约机制和中间力量。也正是如此,该审计的报告似乎可以没有,该计算的资产似乎可以忽略,该委派的股东代表似乎可以不派,利益共同体无疑模糊了国资委作为国有资产“卫士“的角色定位。
盲区的另一种表现在于国资的管理体系分灶吃饭。从目前的现状看,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对象是央企,各省市国资委管理的对象是省属企业,各地市国资委管理的对象是各市属企业,各司其职的同时也演绎出了各自为政的局面。事实上,上级国资主管部门虽然对下级国资委有指导和监督的作用,但是更多的则是停留在“指导”的技术层面上,监督的行政能力还十分有限,或者压根就很缺乏,这极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断层。如果企业买通了当地国资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官员,便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谁来纠偏或成缺位。
“各敲各的锣”又是一种国资管理的盲区。各级国资委都可以根据自己对于国资管理的理解和取向,出台特色各异的国资监管文件,而这些文件又仅限于各自的管理对象,所以,地域性强的同时,随意性也强,形成了越往下管理就越松的局面。以至于中央的精神和地方的声音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个中所产生的巨大利益必然影响和诱惑着各个利益主体,各种创新手段和利益黑手又往往交织在一起,这就更需要我们的国资监管部门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那样,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