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
  • 7:天下
  • 8:广告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1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农村物价涨速持续快于城市应引起关注
    楼市股市价格 应由市场决定
    金融机构破产不应由纳税人买单
    金融股主导特性支持股市长期向好
    国资“黑洞” 源于体制性盲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融股主导特性支持股市长期向好
    2007年08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目前,金融类企业(包括银行、券商、保险机构、信托机构等)在沪深两市居主导地位。今后,大盘的这一特性也不会改变。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其发展将有坚强的后盾。既然业绩支撑着金融板块,受金融板块支配的大盘就没有理由倒下。

      ⊙谈儒勇

      

      金融类企业在中国股市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拿一组数据来说,以今年7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计算,沪深两市的股票总市值为199191.05亿元,其中流通市值为67382.36亿元,按行业标准分类,金融、保险业的总市值为80108.943亿元,在所有行业中居首位,并将处于第二位的制造业远远甩在后头。因此,目前我国股市已确立了较明显的金融主导特性,金融板块的起伏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大盘的运行方向。

      我国作为一个大国,要实现和平崛起,做大做强金融业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首先,从各国、各地区的经验看,无论是美、英、日、德等世界强国,还是新加坡、我国香港等市场经济“模范生”,都有一个相对发达且运行良好的金融体系。不仅如此,世界上主要的金融中心也都分布在这些国家或地区。这些中心为世界各国提供金融服务,不仅有利于他国,更有利于所在国,为所在国的实体经济运行提供不竭的动力。其次,从实证研究的结果看,影响一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固然不少,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金融因素。最后,从实体经济的层面看,我国可被视作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2006年我国GDP已达人民币21.087万亿元,约合2.70万亿美元,紧逼全球排名第三的德国,而同年出口、进口及进出口总额均位居世界第三。但尴尬的是,我国迄今还不是金融大国,金融体系无论是在规模、功能发挥上,还是在开放度上,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也与经济大国、贸易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可以说,金融业的相对落后已成了制约我国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如果同意以上判断,我们就不难理解政府为推动金融改革与发展而付出的各种努力了。举例来说,政府为推动国有商业银行通过上市做强,采取了发行特别国债补充资本金、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成立汇金公司注入外汇储备等举措;在寻求加入WTO时,为国内金融业争取到了5年的过渡期,有效缓解了可能面临的冲击;为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通过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等等。

      目前,国内金融业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政策暖风频频吹拂到各类金融机构身上,上市的金融机构基本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最近公布的半年报或业绩预告看,今年上半年,券商的业绩数倍增长,保险企业的业绩翻番,而银行的业绩增长也超过预期,远高于GDP增速。

      政府最近采取的很多政策行动都对金融业构成实质性利好,显示管理层呵护金融业的意图在新形势下并没有削弱。如两税合并、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利好要远大于其他公司,因为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规模较大;加息对保险类上市公司构成利好,至少可以减少利差损;减征利息税对银行构成利好,银行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增加存款的吸引力;为了防止资本市场被过于浓烈的投机氛围所笼罩,伤及长期牛市的基础,管理层提高了证券交易印花税,长期看,政府这样做对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是有利的。

      从未来的情形看,政策暖风助推金融业发展的势头不减。特别是有朝一日,在混业经营变为现实、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资本与金融项目彻底放开的情形下,金融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将有效拓展,政策的支持将达到更高程度。因此,无论是从过去的情形看,还是从现在和未来的情形看,金融业的发展都有政策的支持与保障。

      金融业的发展对于股票市场极为有利。从市场的历史轨迹看,以沪市为例,本轮牛市从998点起步,迄今已越过4800点。研究本轮牛市的特征,可以发现在中行、工行、人寿、平安这些行业龙头陆续登陆A股市场之后,大盘将一个个整数关口踩在脚下,几乎都是金融板块发力的结果。金融板块里的权重指标股在大盘运行面临方向性选择的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带领大盘指数一路猛进;而在大盘处在深度回调、人气缺乏的当口,又是金融板块里的权重指标股起着护盘的作用,力挺大盘不倒。

      从市场的未来走向看,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重要性,政府会倾其全力支持金融业的振兴与发展。任何宏观调控的本意都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增强金融体系的功能;任何政策的出台也都立足于保障金融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在我国,金融业将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不仅有政策的支持,更有制度的保障,金融业前景看好。而金融业中的主要主体已经或即将上市,它们在整体上可以代表国内金融业。国家为做大做强金融业而努力的结果会在金融类上市公司的业绩中得到真实的体现,这是毋庸置疑的。既然金融板块里的上市公司的业绩持续向好,而金融板块又是大盘的龙头,大盘就没有理由会倒下,长期牛市的基础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