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之余请兼顾民生
2007年08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阮奇
一方面是市场化的经济制度,一方面是未及时市场化的资源类产品价格,这两者曾经一直共生在我们国家的经济体中。为了告别粗放型增长,节约资源,让资源类产品真正反映市场需要,我国决定自2005年年底开始资源产品价格改革。
记者查阅央行2005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公共服务产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将会释放部分隐形通货膨胀……一旦释放,定会推动未来价格水平的上升。”
央行的这句话透出的信息可以解读为,今年各类食品价格的上涨,是资源类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一个结果。今年的涨价还因遭受国际因素影响,因而来得让人觉得较为猛烈。
如今,资源类涨价已经通过粮食、猪肉等农副产品,进一步传导到下游各个行业。在这种传导过程中,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强监督,重点关注传导过程中出现的企业之间、行业内心照不宣的垄断,有必要强化资源供应、产品生产的多元化,通过竞争制度的建立,把价格维持在群众可接受的水平。
此外,涨价对于低收入群众而言影响更大,从社保制度来说,扶持政策出台得是否及时与采用哪种补贴方式同样重要。保障低收入群众的生活水平,不仅是资源类产品价改的成功与否的需要,更是和谐社会建立的需要。在这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央目前对于低收入人群的价格补贴,是针对性强,又能直接补贴到人的一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