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金融·证券
  • 6:时事
  • 7:观点·评论
  • 8:上证研究院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人物
  •  
      2007 年 8 月 2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特别报道
    美次级债危机 敲响我国金融体系警钟
    蒋正华: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建设 防止股市大波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美次级债危机 敲响我国金融体系警钟
    2007年08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中国经济发展高层论坛现场 本报记者 史丽 摄

      由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成为近日整个金融界关心的话题。日前在京召开的中国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专家们不约而同地对次级债风波可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多数观点认为,美次级债风波对中国金融和资本市场影响有限,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但中国也要反思自身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尽快弥补金融体系漏洞。

      ⊙本报记者 袁媛 何鹏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是有限的,但是中国也应该汲取教训,加强对房贷市场的监管。”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郑京平18日在中国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当日在企业自主创新与国际风险投资论坛上则表示,次级债风波后续影响如何目前还看不清楚,各国央行注入流动性,能不能阻止问题蔓延也难以确定。但能肯定一点,就是我们现在的金融体系很脆弱,应该要赶快设法补救。

      吴敬琏指出,全世界的金融体系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流动性过剩和资产泡沫这个问题存在已久,次级债危机无非是该问题的一种后果。因为世界金融体系上存在缺陷,所以类似的问题还会不断地发生,最重要的就是赶快把我国金融体系的漏洞补起来,否则下一次可能就防不胜防。在他看来,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在中国比别的国家显得更加严重。

      “次级债风波的根本原因是整个次级按揭背后房价良好运行的假定,房价上涨运行稳定。而如果房价出现波动,其对经济的冲击出乎我们的想象。对次级债风波要作反思性总结,对房地产市场作一些平衡力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指出,整个金融界应该反思,第一个教训是金融创新有风险,第二个教训是泡沫总是要破的。不要相信有永远高涨的市场,一定要去防范市场背后的风险。我国金融业正在发展过程当中,还没有到金融创新的阶段,但我们这个市场比起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更加脆弱一些,因此要更注意防范金融风险。

      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郑京平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问题近来有升级的迹象,但次级债的影响还是有限的、可控的。中国确实需要高度和密切的关注次级抵押债的问题,虽然其影响是有限的,但也应该汲取教训,加强监管。中国金融机构在贷款的时候也要注意本身的问题,尤其是金融机构的信息还不太畅通,连环贷款、连环抵押等问题前几年确实存在,经过这些年的高度关注和监控已经有所好转,但也应该从次级抵押债的问题继续汲取教训,加强监管。

      巴曙松表示,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其直接的联系管道就是可能对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有价格争议。此外,部分QFII可能因母公司资金出现问题而撤出部分投资,但股市的表现根本上取决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