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时事·海外
  • 7:时事·天下
  • 8:公司巡礼
  • 9:专版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7:专版
  • A8:人物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产业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产权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环球财讯
  • D6:产权信息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开征物业税面临评估难题
    “次贷风波”暴露 国际金融市场漏洞
    我们应如何化解“中国制造”危机
    中国货币政策仍有充足回旋余地
    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我们应如何化解“中国制造”危机
    2007年08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漫画 刘道伟
      ⊙吕青

      

      中国出口产品目前被一些国家和媒体恶意炒作“妖魔化”。对中国制造的质疑不断增多,不仅给中国的出口企业造成损失,也影响了中国产品的信誉,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8月19日,央视经济频道特邀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局长李长江对国外媒体频频指责“中国制造”的背后原因进行了分析。

      李长江认为,个别中国出口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目前国际大肆渲染“中国制造”质量问题,显然是夸大了事实。但谈到国外炒作“中国制造”的原因,李长江笑谈:“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这其实一点也不难理解。中国产品物美价廉,相关国家的产品一遇到“中国制造”就一败涂地,这些外国企业为了压制“中国制造”,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诋毁中国产品形象的机会。他们会通过公关公司或游说公司,或者通过行业协会,给本国政府施压,以出台相关政策抬高中国产品的准入门槛。针对中国产品的绿色壁垒的提高就是相关外国企业公关、游说的结果。另外一个方式就是通过拉拢本国媒体,抓住个别中国产品出现的问题进行大肆炒作,以达到毁损整个“中国制造”形象的目的。

      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认识不到这一点,一味把问题归结到外国政府身上,不相信国外企业有那么大的“能量”,或者不相信它们真有那么“狠”。这暴露出我们的企业对国外实际情况的生疏。不妨看一个具体的例子,在微软推出Vista操作系统之前,美国两家著名软件制造商专门去欧洲游说,“要求其(欧盟)对微软的下一代Windows电脑操作系统Vista采取行动”。这几家公司同为美国公司,它们为了自身利益尚且“自相残杀”,四处游说要求限制对手,何况对中国企业呢?

      因此,要重视对外国政府的公关,但一味地把公关重点放在国外政府身上是不妥的,因为外国政府可以通过把问题推给市场(即市场的归市场)来搪塞,更何况,在国外,即使政府也不敢轻易跟行业协会对着干。这导致我们的许多公关效果受到限制。

      可行的做法是,既公关外国政府,也与对公众有重大引导作用的媒体、公关公司、游说公司等加强联系。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日本的做法。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对美国出口的汽车数量大增,1980年时,日本汽车对美国的出口量猛增到182万台,面对铺天盖地蜂拥而至的日本汽车,美国企业苦不堪言。由于在技术等方面竞争不过日本汽车企业,美国汽车企业开始借助媒体,对日本汽车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炒作。这种炒作给日本汽车形象造成了损害,公众对日本汽车的信任度开始降低。然后,美国企业再发扬“痛打落水狗”的精神,通过公关公司和游说公司,做通议员的工作,建议政府对日本汽车的进口进行严格限制。

      面对危机,日本企业及时调整了思路,它们在美国媒体大量投放广告,一是通过广告效应,增强品牌的影响力,重塑消费者对日本汽车的信任,继续扩大日本汽车的市场占有量。二是通过广告投放,拉近了与美国的距离,密切了关系,毕竟,在利益的驱使下,没有哪家媒体敢做出一边收广告费,一边批评自己客户的事情。随后,日本企业又联系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公关公司和游说公司,到处帮助日本企业说话,遇到危机他们还主动去“灭火”。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经过努力,日本汽车企业的形象重新塑造起来。在美国2007年上半年汽车销量总排行榜中,位居前五位的汽车企业中,日本就占了四家(位居前五的美国企业公司排名第三)。

      对比之下不难看出,现在,我们的企业遇到危机,过于依赖政府,过多地向政府求助,实际上,危机公关不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企业的事情;危机公关不仅要针对外国政府,也要针对外国的媒体、公关公司等等。这需要我们的企业提升危机公关水平,借助各种公关工具和公关路径,化解危机、塑造品牌形象。倘若我们的企业都能这样积极地去行动,“中国制造”的危机就不难被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