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时事·海外
  • 7:时事·天下
  • 8:公司巡礼
  • 9:专版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7:专版
  • A8:人物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产业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产权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环球财讯
  • D6:产权信息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开征物业税面临评估难题
    “次贷风波”暴露 国际金融市场漏洞
    我们应如何化解“中国制造”危机
    中国货币政策仍有充足回旋余地
    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次贷风波”暴露 国际金融市场漏洞
    2007年08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倪小林

      

      这是一只硕大的美国“蝴蝶”,它舞动翅膀的力量足以搅乱全球金融市场。美次级债风波到底会对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多大影响,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国际金融专家以及国内部分金融专家看法虽多,最终的结论依然还需时日。

      美次级债原本只是普通的银行和住房人之间的借贷现象,美国银行业为刺激不景气的消费,尤其是房地产业,放松信贷管制,把钱借给了那些没有还贷能力的人们。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也只是银行借贷中的问题。不过这种金融行为被包装为产品出售,穿上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外衣,性质就完全两样了。当一项金融产品进入资本市场自由交易之后,如果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能够完全公开透明受到市场的监督,人们只能“盲人摸象”谁也看不到产品流程了!

      美次贷风波从欧洲到澳大利亚的金融机构,从加拿大到奥地利幸免者不多,英国《金融时报》透露,美国高层决策者认为受“次贷”风波影响的损失可能高达1000亿美元,这也只是问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的预计数。目前此起彼伏的“危机”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共性,就是谁都不知道自己受到“次贷”影响到底有多大,人们好像都需要从头去理清自己手里买到的金融产品与次贷有什么关系。从相关分析资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次贷”之所以变成一种“非常复杂的金融工具”,如一些知名的金融专家描述,美国的银行家们这些年一直致力于用“次贷”来创建金融工具,并出卖给了全球的基金、金融机构、养老金以及个人投资者。令人疑惑的是,难道它们流动的过程完全不在国际金融体系和制度框架之内?

      欧洲央行紧急给流动性短缺的银行注资,也只是在一些银行流动性短缺的时候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全球如今吞食的只是“次贷”变为金融衍生品进入市场后的最终“成果”。因为对于这些衍生产品的运行规律人们还不能准确描述,对于美“次贷”的影响几何,其能量传递会在何时消散,都有待进一步观察。最近卷入风潮的国家越来越多,牵扯的证券市场也越来越多,已经有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提示:要注意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此言虽然有些刺耳,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尽快看清漏洞在何处,后果难说。

      世界金融牵一发而动全身,此次让我们已经感同身受,不过国际经济学界一些专家还是坚持,这场风波影响有限,因为世界实体经济中的新兴市场仍然有着很大的活力和潜力,也是人们寄希望于它能平衡目前的尖锐矛盾。所以,人们不要因美“次贷”出了危机而走入“金融恐惧”。

      不管对美“次贷”风波如何评价,笔者以为那些在“次贷”风波中暴露的金融衍生工具的“生存”体制性漏洞不可忽视,正如保尔森所言“对冲基金与相关机构需要再增加透明度”,不能让衍生工具陷入“虚幻主义”成为不可知“物”,其透明度与公开化操作制度应当提前着手“会诊”,以便为未来防止金融衍生工具带来的副作用开出明智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