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时事·海外
  • 7:时事·天下
  • 8:公司巡礼
  • 9:专版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7:专版
  • A8:人物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产业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产权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环球财讯
  • D6:产权信息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开征物业税面临评估难题
    “次贷风波”暴露 国际金融市场漏洞
    我们应如何化解“中国制造”危机
    中国货币政策仍有充足回旋余地
    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2007年08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改变。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是:出口和投资充当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三驾马车中消费一直是个“短板”。其实7月份的数据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出口增长仍然强劲,消费则是“似强而不强”。这表明目前消费尚未取代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张新法

      

      已公布的7月份经济数据耐人寻味。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出口和消费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单月和累计的同比增幅均有所增大。1至7月份出口累计额达6544.1亿美元,增长28.6%,比上半年上升1个百分点;7月单月出口1077.4亿美元,增长34.2%,比上月大幅加快7.1个百分点,月度出口总值也创历史新高。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看,前7个月和7月单月分别同比增长15.5%和16.4%,与上半年和6月份相比,各加快了0.1%和0.4个百分点。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步入上行通道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却出现了小幅的回落。1至7月份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26.6%,比上半年的27.7%回落0.1个百分点;从单月来看,7月份的增速约为26.1%,比6月份的28.5%则回落2.4个百分点。

      那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投资数据的小幅回落是暂时现象还是趋势性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是否真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我们认为,投资增速回落是暂时现象。7月份投资增速微幅下降很可能是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不会出现持续的大幅回落。

      偶然因素的作用不可能持久。这一偶然因素应当是恶劣的天气和气候条件。因为进入7月份以来,全国许多地区先后出现恶劣的天气条件。先是淮河流域出现持续大雨和洪灾,继而是西南、华南地区频降暴雨,一些地区连续出现高温干旱天气。恶劣的气候条件很可能使投资项目的进展受到影响,进而使7月份的投资数据出现下降。

      与此同时,投资反弹的张力依然较强。首先,短期投资回报率居高不下使得企业的投资意愿较强。从微观上看,近年来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的盈利水平的确在直线飙升。在资金来源充裕和投资回报良好背景下,企业投资意愿不减。

      第二,高投资的体制性根源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进行配置、协调和管理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投资的盲目增长。各地政府均希望通过大上投资项目实现GDP的高增长,从而不计成本、不顾风险、不惜资源和环境代价追求投资和生产规模的扩张。

      第三,年内的温和加息对投资的增长不会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虽然7月20日央行宣布了加息,但这一因素对投资的增长不会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一方面是利率调整的时间较短,对当月的影响不会太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投资主体对温和加息并不敏感。况且,近年来随着企业利润的快速增长,投资资金较大部分来源于企业自筹,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日益减弱,在利润驱使下,投资主体的投资冲动依然很强。

      第四,从先行指标———新开工项目数来看,未来投资增速回升的可能性极大。截至7月底的新开工项目为132099个,同比增加17168个,比6月底同比多增加5649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也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这均预示着接下来投资反弹的要求较为强烈。

      第五,房地产开发投资是维持投资高增长的一大因素。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逐月持续走高,目前已达到近几年来的较高水平,而且其绝对额和所占比重均增加明显,截至7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已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0%以上。可以预计,在政府加大对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廉租房开发建设力度的情况下,在商品房市场销售价格节节攀升的情况下,未来房地产开发投资仍然会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据此判断,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改变。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是:出口和投资充当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三驾马车中消费一直是个“短板”。其实7月份的数据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出口增长仍然强劲,消费则是“似强而不强”。因为即使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指标来完全解释消费,也只是在同比增幅上略有加快,但从单月绝对额和环比看仍然是下降的,若剔除物价因素,同比增速也会进一步下滑。这表明目前消费尚未取代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整个宏观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图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作者为银河证券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