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金融·证券
  • 7:时事·海外
  • 8:特别报道
  • 9:特别报道
  • 10:特别报道
  • 11: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12:上证研究院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专 版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QFII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私募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互动
  •  
      2007 年 8 月 2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专栏
    哈利·波特营销神话“在沉醉中狂欢”
    巨富代代有 洛克菲勒只有一个
    种族和移民难题在反恐中发酵
    预售制果真十恶不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种族和移民难题在反恐中发酵
    2007年08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陈丹红

      自由撰稿人,旅居美、英10余年

      ———英伦手记之十

      基督教说:上帝爱自己所造的子民,给予每个人自由生活的权力,不论肤色贫富,包括妓女罪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西方社会的自由、平等、人权观与《圣经》的这个基本概念紧密相关,深入人心。然而,这些美好的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却有一定距离。不少华人在此间都有过遭“白”眼、受“歧视”的经历。

      “9·11”和反恐战争雪上加霜,在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们之间制造了更大的距离和不信任感。近十年出入欧美国家机场,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氛围的变化:怀疑、戒备的眼光如幽灵相随,尤其对中东、非洲和亚洲的有色人种。

      英国是欧洲接纳移民最多的国家之一,历来的移民政策也较宽松、温和。如今,外国出生的英国公民已超出500万,这还不包括他们在英国出生的下一代。印度、巴基斯坦裔是移民人数最多的两大族群,超过100万。东欧新移民则是近年增长最快的族群。此外,英国还有多达50万的非法移民。

      2006年以前,所有在英国出生的婴孩都享有英国公民待遇,其父母不论来自何方、身份合法与否,都能合法居留抚养孩子到成年。其间,他们有足够的时间通过大赦或其它途径来完成身份的合法化。同时,这些人全家大小还可以享受政府的各种福利津贴,比如,孩子的生活津贴、全家人的免费医疗和教育等等。我认识几位“同胞”、“老乡”就是通过蛇头的非法途径进入英国,在申请“政治避难”的同时,他们努力生养孩子,领取多种津贴,住上廉价公屋,以不合法身份在英国合法居住了十几年。我的英国朋友私下抱怨说,我每天早出晚归,供还房屋贷款,缴纳40%的税收,政府用我们的钱供养非法移民,他们住得房子居然比我的还大!

      英国宽待移民的几个前因后果是:一,当年日不落帝国的海外殖民扩张、英联邦国家和二战后的劳力进口等历史,迫使当局必须接纳大批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非洲、中国香港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移民及其家属;二,英国人信奉“自由主义”,强调文化多元化,鼓励新移民保留各自的文化、宗教等特性。三,英国餐饮、服务业、菜果采摘、鱼肉类的屠宰与包装等行业缺乏本国劳工,需外来移民填补空缺。据说,英国医疗系统四分之一的雇员是外国出身。包括最近袭击格拉斯哥机场的“医生帮”,都是供职于英国医疗系统的伊拉克、黎巴嫩、约旦和印度的“技术移民”。

      移民不仅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经济影响,更带来了政治难题。穆斯林移民及其后裔是英国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外来族群。英国上、下议院有十几个穆斯林议员,常就穆斯林权益问题展开院外活动。这几年来在英国接二连三发动恐怖袭击的又都是受英国养育之恩的 “本土化、年轻化、专业化”穆斯林移民及其后裔。记得,英国政府跟随美国向伊拉克开战后不久,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位独眼的清真寺教长公开宣称,如果今天有人在伦敦地铁放毒,我一点也不奇怪(大意)。因为 “言论自由”、“未付诸行动”的缘故,英国政府没有对他采取行动。一年之后,在捉住了此人的移民签证把柄后,才依法将他递解出境。

      一次,我到加油站加油,一位巴基斯坦裔收银员发现我是中国人后,阴沉的表情豁然开朗,不停地说,你们中国人很好,一贯对巴基斯坦友好,也不参加伊拉克战争。英国人很坏,他们从来就不喜欢我们。我问他,你在英国这么不高兴,为何不回国去?他说,回国工作不好找,赚钱太少。英国像他这样不满的穆斯林移民为数不少。

      这几年来,英国人一直生活在恐怖阴影之下。 “弃置背包”、“怀疑物体”、“撤离清场”成了流行词汇。为防“脏”弹,英国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内都不设垃圾箱。2003年, “鞋弹”疑犯登机时被捕;2004年,希思罗机场附近邻里查出了600公斤炸药原料和8名疑犯。逮捕未遂阴谋疑犯从未间断。2005年7月7日,恐怖爆炸在伦敦地铁和汽车站得手后,大难当头的英国人依然表现出冷静、沉着的绅士风度。现场很少人哭天喊地、惊慌失措,大家默默互相搀扶、有序地从地狱之门走出。次日,伦敦人“车子照搭,工作照做”,搭乘公共交通的人流比平时少了不到20%,其中多数是因为爆炸后线路关闭的原因。伦敦人相信:恐怖活动意在恐吓。如果我们不害怕、不惊慌,日子照过,恐怖活动就会失去意义。

      一系列恐怖活动使英国开放、宽容的多元化移民政策遭受挫折,种族关系恶化。主流派的声音强硬而趋排外,多元化主张者越来越弱势。每次恐怖袭击发生后,就有人到清真寺前游行,要穆斯林移民“要么爱英国,要么回家去”,还有穆斯林教徒遭袭。上月,有一群全身包着黑衣、黑袍、黑头巾、仅露出双眼的穆斯林妇女,在伦敦著名的西敏寺大教堂前高举“英国警察下地狱”的标语示威。有人怪罪政府以往的政策过分强调多元化,妨碍了外来移民融入英国社会。这个说法理论上不正确,但点出了英国移民问题的死结:不同信仰、不同价值取向的冲突,阻挡了新移民对所在国内外政策和价值观的接受,由此产生出不满和仇视,导致行为偏差,尤其是唐宁街10号的中东和反恐政策是穆斯林族群难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