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金融·证券
  • 6:时事·国内
  • 7:信息披露
  • 8:信息披露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上证研究院
  • A9:上证商学院
  • A10:专 版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B9:艺术财经
  • B10:艺术财经
  • B11:艺术财经
  • B12:艺术财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人物
  •  
      2007 年 9 月 3 日
    按日期查找
    B9版:艺术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9版:艺术财经
    上海艺术博览会 国际当代艺术展9月6日开幕
    “上海当代”是宣言和里程碑
    上海有了自己的“机场”
    博览会特殊项目:“杰出艺术家”与“惊喜的发现”
    王度在博览会上 为上海秤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海当代”是宣言和里程碑
    2007年09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访“上海当代”艺术总监皮埃尔·于贝尔

      ⊙本报记者 邱家和

      

      在“上海当代”开幕前夕,于贝尔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对博览会的圆满成功信心十足,他相信,博览会将是一个宣言、一个里程碑,第一届博览会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真实、最丰富地反映亚洲艺术面貌的博览会,而经过5年到10年的努力,“上海当代”可以办成世界第一的博览会。

      

      当代艺术可以比肩欧美

      于贝尔指出,他的信心首先来自亚洲与中国。这次应邀参与博览会的虽然是全世界的画廊,但我们的侧重点是亚洲。过去5年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是中国,中国的艺术市场也在快速成长,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当代艺术越来越重要,可以和欧美的当代艺术并驾齐驱。

      在中国,近年来画廊大量涌现,现在的北京可以说是全世界画廊最多的,其展览面积也超过了纽约最大的画廊。当然这样的繁荣未必意味着艺术创作的质量上升,但至少艺术活动的活跃会刺激当代艺术的发展。而上海的商业环境、城市气息与文化氛围,则使我们选择了上海,上海的城市气息、文化,最接近博览会所带来的文化,同时,上海的魅力,使其成为最吸引全球眼光的城市,全球的收藏家乐于到上海一游。

      

      我们采用另一种标准

      作为博览会的艺术总监,于贝尔透露,“上海当代”挑选画廊有一套独门秘器,那就是把侧重点放在艺术家身上。他指出,全球的博览会都选择画廊,各地的展览因此都面目雷同,所以我们选择另一种标准,侧重亚洲、侧重艺术家,在最后敲定展品时也是根据艺术家而不是画廊的实力。

      于贝尔多年来一直关心发展中国家包括亚洲、南美、非洲的当代艺术,特别是在博览会的筹备期间,走访了许多艺术家的工作室。他透露,他在亚洲各地都有“艺术大使”,每到一地都由这些大师陪同走访当地的艺术家的工作室,尽可能地多看作品。他所看的作品远远超出了实际列入展览的数量,因为他希望展示一个真实的亚洲艺术的面貌。他还特地指出,国际一流的艺术博览会往往有专门的委员会挑选展品,那些掌握生杀大权的专家从来不和艺术家面对面交流,因此他确信,“上海当代”是目前在国际上唯一一个如此丰富地展示亚洲艺术面貌的博览会,一定会赢得国际藏家和专业人士的肯定。

      

      有望成为世界一流

      于贝尔表示,我用策展人的观点看作品,但与美术馆的策展人不一样,我是商业策展人,我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发掘亚洲的艺术资源;二是要让大众也了解艺术。我的策划要考虑社会大众,尽管大众对当代艺术有一个接受的问题,但我们只要把当代艺术的真实面貌展示给大众,大众总是会接受的。他认为,博览会不但会改变大众的艺术观点,也会影响亚洲的艺术市场,影响亚洲的经济。他相信博览会会带出新的藏家,带来国外的收藏家,许多从未买亚洲艺术品的藏家会受到影响。同时,虽然中国藏家目前还未起重要作用,但也会变得很重要。

      于贝尔坦言,博览会规模很大,又是第一届,很困难,工作很多,不过他确信,今后5年应该成为全球最好的艺术博览会。他还指出,今后5年对上海的发展也将会是举足轻重的,上海将与北京的艺术市场形成竞争,中国艺术总体上会成长。在这样的竞争中有一些足以影响博览会发展的外部因素,就是艺术品进口的关税要下降,博览会艺术品的审查要放松。目前有许多美国的大画廊,还有跨国拍卖巨头佳士得和苏富比,都会对博览会采取观望的态度。如果这个因素能够改善与克服,博览会也许会不止于亚洲之选,有机会成为世界第一的博览会。

      

      要有艺术史的视点

      于贝尔坦承,与亚洲、东南亚艺术家接触,难度在于文化差异,他刚开始时就无法接受,因为已经习惯了西方的眼光。他与中国艺术家就有10多年的交往历史,从海外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在接触到中国本土的当代艺术家,收藏中也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与中国艺术家周铁海相识相知,一起促成了“上海当代”的创办。这次博览会周铁海作为他的“大使”,帮助于贝尔挑选中国艺术家和作品。于贝尔称赞他很客观,尽管有的是他不喜欢的。因为他的视点最终是艺术史的视点。于贝尔强调这很重要,因为以他的经验,不管是做收藏还是办博览会,最重要的是艺术家,第二位的才是商业的视点。因为,只要有了艺术价值,商业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他强调,博览会的策划、作品和画廊的选择都由我个人负责。周铁海自己也是艺术家,因此他只把作品交给我来看,帮助我,由我来做选择,也由我承担责任。这就像一个收藏家,自己的收藏最终还是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