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2007 年 9 月 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汽车周刊
    奇瑞上市多项选择 管理层持股成悬疑
    打造三地联动研发体系
    ■资讯
    一汽夏利产品换型 增强核心赢利能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奇瑞上市多项选择 管理层持股成悬疑
    2007年09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宦璐

      

      9月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湖北武汉公布2007中国企业500强年度排行榜,奇瑞汽车在企业500强榜单的位次再次大幅前移,继去年由第476位升至第386位后,今年再次升至第234位,一举提升了152位。与此同时,有媒体透露,奇瑞将在明年年底完成改制,管理层将拥有公司约37.5%股份;在完成改制之后,奇瑞将考虑在国内A股上市。

      针对37.5%这一说法,奇瑞汽车副总经理金弋波向本报记者澄清,“该数据没有任何事实根据,并非来自奇瑞正式对外公布的数据。奇瑞上市并不一定只考虑A股市场,香港市场也在考虑之中。”

      

      面临障碍 股权结构待理

      接近奇瑞汽车的知情人士认为,奇瑞上市面临相当大的障碍,而股权结构上的问题,则是最大的障碍。不理顺股权结构,奇瑞很难上市。众所周知,奇瑞汽车属于国营性质的公司,它的底线是国有股份最低占51%。如果管理层占了37.5%股份,那么,奇瑞只能拿出11.5%的股份进行融资。“就算上市了,能融到多少钱呢?”因此,在他看来,37.5%的股份比例完全不现实。如果真的按此比例,那么,奇瑞就是在变相“MBO”(管理层收购,国有资产变成私人资产)。

      他认为,奇瑞要顺利上市,只能在三个方面动脑筋。首先,引入国内合作伙伴,诸如经销商、供应商等;其次,在资本合作层面,引入国外的战略合作者,这个可以借鉴中航科工在香港上市的案例。2003年法国欧洲宇航入股中航科工,二者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欧洲宇航占中航科工5%的股份,成为中航科工第二大股东,双方在技术合作和市场开发方面形成巨大的发展潜力;最后,可以引入国内的投资机构,请券商、基金公司等介入。

      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在去年3月28日举行的奇瑞第50万辆汽车下线仪式上,记者注意到,除了安徽省以及芜湖市的各级政要之外,银行、券商等各大金融机构均成为奇瑞的座上宾;而到了今年8月奇瑞第100万辆车下线,到场祝贺的就只有国家开发银行一家。该知情人士推测,从这个细节上可以看出,券商、投资机构对奇瑞兴趣不大。

      

      加紧改制 股改接近完成

      8月22日,奇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耀对媒体表示,奇瑞汽车目前资金充足,改制工作很快将结束,“并希望大家都来买奇瑞的股票”。敏感的业内人士马上联想到,奇瑞汽车有可能很快将在国内A股上市。“当然,原来设想过借壳上市,但借壳只解决了上市的问题,没有解决融资的问题。以目前市场借壳的情况看,再融资并不容易,反而耽误事情。”券商知情人士这样认为。

      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李峰曾经透露,奇瑞的改制工作有可能需要2至3年时间才能完成。

      奇瑞汽车的大部分股份集中在安徽各级政府以及相关的政府投资机构手中。早在1997年组建奇瑞汽车时,安徽省政府实施的是“5+1”方式对其进行投资,即由安徽省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安徽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国元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和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总公司共同持有奇瑞80%的股份,另外20%股份由上汽集团持有。后来,原奇瑞五大股东之一安徽国元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1.43%股份转让给芜湖市政府控股的一家国有企业,加上原上汽集团退出的20%干股已经按比例分配给现有几大股东,奇瑞的股份现在主要由芜湖市政府控股的几家国有企业共同持有。

      奇瑞内部人士则向本报记者表示,“奇瑞的上市工作已经快到实施阶段,目前,员工持股分配已在操作阶段。与它的几个国有大股东已经达成一致,股改应该已经完成了。”

      奇瑞的上市可谓一波三折。2004年,安徽省政府曾力促奇瑞上市融资,前股东之一安徽省国元投资控股(集团)旗下的国元证券和国泰君安也参与其中,但后因奇瑞与上汽集团之间的复杂股权关系以及汽车行业步入低迷,上市计划暂时搁置。去年,奇瑞和江淮汽车有了合并意向,并进入尽职调查阶段。江淮汽车一直有生产轿车的意图,却迟迟未拿到轿车生产许可证,无奈之下,把目光转向了同在安徽省的同门兄弟———奇瑞汽车。奇瑞的上市工作再次暂停。

      但业内人士看好奇瑞上市:首先,可以为企业深度发展募集资金;其次,有利于理顺产权,增强激励机制,保证对人才的吸引力;第三,接轨国际,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业内分析师都看好奇瑞上市。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张欣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能上当然看好,不过目前看来,奇瑞的业绩不达标,换句话就是无法卖个好价钱,所以上市不容易,甚至明年上半年上市的可能性都不大。”

      

      政府推动 上市箭在弦上

      但奇瑞上市已是箭在弦上。

      新华信咨询公司资深分析师金永生告诉本报记者,奇瑞上市已是必然。根据奇瑞初步发布的计划和目前的举动,包括合资、扩产、研发、网络整顿等在内的重大事项均需要大量的资金;除了需要大量资金之外,奇瑞还需要提升整体的公司形象和瞩目度。目前,从哈飞、华晨到长安在内的这些地方车企均已实现集团化发展,旗下均有上市公司作为融资渠道、资产运作平台和市场影响力窗口,奇瑞作为地方国有车企中的佼佼者,除了解决紧缺的资金以外,在整体战略布局以及资产运作平台建设上都需要依靠上市来解决。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安徽省就制定了推动优势企业上市的计划:“到‘十一五’末,全省有50户以上绩优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累计融资额在600亿元以上。”安徽省有意选择一批优势企业,采取叠加使用政策等措施,通过重点扶持和培育上市,希望这批公司从境内外资本市场直接筹取发展资金,迅速做大做强,其中就包括来自江城芜湖的奇瑞汽车。

      据安徽省发改委有关人士透露,奇瑞2005年营业收入为69.59亿元,而到去年营业收入已达164.71亿元。今年上半年,奇瑞公司生产销售轿车20.7万辆,同比增长44%;实现工业产值103.6亿元,增长54%;出口汽车5.3万辆,增长2.92倍;出口额3.56亿美元,增长5.45倍;对芜湖当地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30%。去年下半年以来投放市场的QQ6、A1、V5、开瑞等产品生产销售势头都很好。

      ■记者手记

      奇瑞的利润该怎么算?

      ⊙本报记者 宦璐

      

      6年前,奇瑞汽车一年销量2.8万辆,利润13亿元,单车利润接近5000元。到了2005年,销量翻了几番,达到18万辆,而利润却缩水至0.95亿元,单车利润500元。奇瑞的利润到底该怎么算?

      在去年中欧汽车高峰论坛上,当有人就“奇瑞单车利润只有500元,企业如何才能生存下去”提出疑问时,分管项目管理部和质量保证部的奇瑞汽车副总陆建辉回答说,“企业的赢利状况其实有多种算法……”

      但奇瑞的赢利情况仍然有迹可寻。2006年,奇瑞公布的一组数字是“实现了销售收入156.8亿元,企业利润增长达513%”。以2005年0.95亿元推算,2006年奇瑞实现利润应为5.8235亿元。今年,由于高附加值产品比重的提升,奇瑞汽车的赢利能力进一步好转。“今年的赢利应该在10亿元以上。”奇瑞内部人士这样透露。

      公司副总金弋波则对本报记者解释说,“10亿的说法并不可靠,奇瑞的研发投入一直很大,可能年底时会把利润全部打掉,这样,利润就可能看不到了,也可少交点税。”

      “奇瑞每辆车的利润不止几百元,有可能他们的意图是在企业发展前期把成本尽量多分摊掉一些。”有业内人士认为,“而且,利润来源也不止汽车销售这一种。”

      虽然有赢利,但奇瑞需要用钱的地方也多。奇瑞公司在未来几年的扩建项目投资为200亿元,2007年投资达25亿元。

      另外,奇瑞的新车型非常丰富,从QQ系列、旗云、东方之子,到A5系列、瑞虎系列,10年来共计推出了11款产品。虽然奇瑞的产品研发奉行“以我为主,联合开发”模式,但每款产品的开发费用也要几千万元,这部分的成本摊薄到产品上,也很可观。奇瑞的副总秦力洪表示,2006年一年研发投入是14.5亿,占公司销售收入13%左右。

      尹同耀在奇瑞ACTECO发动机上市时也表示,“发动机首期10亿、全部30亿的投入,按卖车利润计提在当时是不够的。我们靠的是股东支持,5年不分红;同时,地方财政支持,地税返还我们全部投了进去;骨干们100万的年薪也不要。在研发经费方面,奇瑞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10%至15%。”

      不分红、不拿年薪的做法,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企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必然需要大规模的融资,但即使上市后,企业自身也需要不断增强“内力”。很明显,尹在这方面的意识正在增强。

      在百万辆下线活动的间隙,尹同耀对记者透露,“我们自主搞了一个空调公司,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空调系统技术。我们已经开始在每个零部件上跟别人竞争。由零部件拉动企业发展。”同时,带来更多利润的是海外市场。奇瑞在6个国家建立了7个CKD工厂,包括同克莱斯勒和伊朗的合资合作,技术输出带来的收入,超过40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