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2007 年 9 月 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基金泡沫”是 “蓝筹泡沫”又一翻版?
    5000点之上 谈股指期货
    物价温和上涨有利于经济结构转型
    有效运用金融手段搞好宏观调控
    “昂贵”天然气的副作用应引起重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有效运用金融手段搞好宏观调控
    2007年09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采用利率(如加息)、汇率(如升值)等金融手段紧缩流动性仍是实现未来经济和金融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和重要的政策步骤。就目前经济治理的关键来看,抓住流动性这个牛鼻子,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杨英杰

      

      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功能,更加注重发挥金融配置资源、调节经济、服务发展的功能,更加有效地运用金融手段搞好宏观调控,推动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这是新形势下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金融似毛细血管之于人体一样日益渗透到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利率、汇率以及央行向市场直接注资以扩张流动性或发行票据或债券以紧缩流动性等都是重要的金融手段。利用金融手段调控宏观经济是市场经济国家维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比如,肇始于美国次级抵押信贷偿付危机的金融风暴,自今年四月至今,引发全球金融震荡。由于市场日益恶化,流动性日益紧缩,在8月9日和10日两天内,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央行总共注资3023亿美元,是为“9·11”之后最大的一次全球央行联合行动。截至8月30日,处于风暴中心的美联储已向市场注入资金总额达1472.5亿美元。与此同时,8月17日,美联储宣布将再贴现利率从6.25%下调至5.75%,银行可以以这一利率向美联储敞开作抵押借款。

      次贷市场问题出现后,美国银行、抵押贷款放贷机构以及其他融资公司纷纷采取避险措施,提高放贷标准,整个市场出现了浓重的“惜贷”气氛,市场陡然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这种形势下,美联储当机立断,连续出手“救市”,扩张流动性的同时,降低再贴现率,以稳定金融市场。如果不利的情况仍持续下去,也不排除美联储作出降息的决定。

      再以我国为例,央行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上半年突破1.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1.6%。今年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2663亿美元,已经超过2006年全年的2473亿美元增长数。目前我国面临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更加凸现,加之人民银行对冲操作的难度日益增大,近日,央行已买入首期6000亿元特别国债,用以紧缩流动性之目的。当然,这一措施也开辟了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改善宏观调控的新局面。与此同时,我国央行今年以来连续四次加息,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紧缩市场流动性,为偏快的经济减速,同时客观上也起到稳定资本市场的目的。

      我国当前经济中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内部表现为投资率过高,外部表现为顺差过大。或者说表现为“三过”:投资增速过快、信贷投放过多、顺差过大。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作为原因还是结果,流动性过剩是当前我国经济状态的一个重要表象。顺差过大引发流动性进一步膨胀,推动投资率持续上升;流动性过剩逼迫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由此而来的通货膨胀压力愈益明显,资产价格膨胀势不可挡,都可以归结到流动性过剩这一因素上。当然我们也可以说,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政策指导不足、政绩考核机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等等导致了投资压力过大、顺差增幅过高。但即使以上所提问题有了较好的解决,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人力资本充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人均国民收入不高)也决定了解决顺差过大这一问题非短时可以期待(当然,除非采用国情所不允许的人民币急速大幅升值的措施)。

      在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最主要表象是远远低于实际资本回报的低利率。目前一年期实际贷款利率仅为1.42%,而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是-2%。如此低的实际利率必然刺激投资迅速膨胀,最终造成总需求过剩、通货膨胀(即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过热),而防止经济过热是我们当前面临的较为紧迫的任务。利率是资本的价格,资本同任何其他商品一样,量多则价低,量少则价高。流动性过剩的最大危害是资本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低效率,同时还会造成资产价格的猛涨和资产市场泡沫风险加大。

      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尽管短期宏观指标看来健康,通胀压力似乎可控,在仍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背景下,采用利率(如加息)、汇率(如升值)等金融手段紧缩流动性仍是实现未来经济和金融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和重要的政策步骤。就目前经济治理的关键来看,抓住流动性这个牛鼻子,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改善资源配置,稳定金融市场运行,降低投资率,提高投资效率,防止经济过热,更为保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又好又快地发展廓清了环境,也作出了扎实的铺垫。

      (作者为中央党校副教授、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