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曰:“运墨而五色具”。 五色,即焦、浓、重、淡、清。这些都是对传统中国水墨的阐释。对于如今每一位从事水墨创作的人来说,他们身后都有着厚重的传统历史,在中国水墨切入当代之时本应当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只有水墨才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尽管近代以来对水墨画革新的探讨从未停止过脚步,但是水墨画在当代已经处于边缘的地位是无法回避的事实。那么怎么来建构中国水墨传统和当代之间的关系呢?
2007年9月10日在北京偏锋艺术空间展示了名为“墨分五色”的六位当代水墨艺术家联展。策展人王新友说:“这次展览也是想通过几位当代不同年龄,不同风格的当代水墨艺术家的作品来来呈现传统与当代的联系。”在参展艺术家中王川在抽象艺术探索方面卓有成就。他早期探讨的绘画几何性原理,把情绪和色彩减弱到最小。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开始竭力想在绘画中书法自己瞬息万变的情绪。他看到了传统水墨画在运笔的丰富性和细腻感上的不可逾越的极限,也发现了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在总体上失于“精微”的倾向。在本次展览中展示了王川近十年来创作的部分作品。作品以编号命名,画面上少了传统中国画题诗与朱印,将水墨抽象为团积的墨块与延续连绵的线条。
谭军是其中一位做着内外兼顾彻底变革探索的艺术家。他在严谨的传统训练之后,试图探索传统在当代语境呈现更多的可能性。他以渗透进自身灵魂的传统气质来兼容并蓄地吸收走到今天的艺术史,表达自身及当下生存处境的复杂感受。这次展览他也拿出了自己今年创作的《本草系列》的一批作品。
阴澍雨恰恰是完全的另一种类型,他在当代的生存空间完整地保存和延续了传统水墨艺术的一切特征,证实水墨在非传统的事实背景中再现活力的可能。他在本次参展艺术家中可以说是最具传统意味的一位艺术家,传统的中国画要素在他画面中都能觅着踪迹。展览中他的没骨花鸟给人清新靓丽的感觉。
方天园的作品犹如梦境里的呓语,在看似没有逻辑的语言结构中反复传达这个人的情绪和感叹。王中则是在中国画的内部来寻找形式和趣味上的个人美学品味,运用传统的程式化思路来寻找有别与传统的韵味。
一次展览,几个艺术家的对接,或许并不能为中国画建构什么道路,但是几位艺术家的作品还是反映了中国画在变革中的一个侧面,而且通过本次展览鲜活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就像王新友在展览前言《路和桥》中所言:“路没了,那我一边铺路一边走;就是累点儿,慢点……”。或许这次展览仅是铺了一段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