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加息周期、H股和红筹回归步伐加快,这些都是影响资金和筹码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不过市场并未对此表露出担忧。这种状态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呢?
加息不足以改变资金的流向吗?
这个问号到目前为止的确是毋庸置疑的,即便今年以来多次上调利率,但是由于加息幅度还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因此实际利率仍然停留在负值,这种状况恐怕不是每次27个基点能够解决的。即便四季度CPI略有回落而且还会有继续加息的措施出台,负利率状态也可能继续维持。这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
不过,负利率只是驱赶庞大储蓄资金流出银行的一个理由,但并非只有选择股市这一个目标;现在来看短期内是唯一目标,但并非长期就这一个目标。理由很简单,目前股市的赚钱效应足够好,对储蓄资金的吸引力足够强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资产泡沫到处泛滥的同时各个市场泡沫的大小程度是不一的,如果其他投资渠道的泡沫要明显小于股市的话,可能就会有资金流向的改变。我们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QDII南方基金的认购超预期踊跃就可以感受到这种可能存在的改变,不同的投资者对于现时眼下的和未来的情形会有各自的判断:选择泡沫小的投资场所可能是先知先觉者的“提前量行为”;而当趋势形成之后,后知后觉者才会跟随羊群而改变。
还有,加息幅度始终在预期当中吗?不可否认,最近这段时间的加息始终在投资者的预期当中,所以都抱以利空出尽的态度。但是,一方面是温水煮青蛙的临界点在哪里谁都没有认真思考过,信贷收缩、财务成本增加对于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是要有个时滞的,短期内我们不会体会到;另一方面是加息的步骤安排并非投资者所能估量和完全预计到的,是否可能加快节奏或是加大幅度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市场的估计可能过于乐观、或者说市场跟政策的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过多的主观成分在里面了。
那么,短期内投资者的漠视是可以预料得到的,但这些因素如果得到重视和考虑的话,资金流向的改变有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就看得见。
指数的差异告诉我们什么?
笔者留意了沪深300和上证综指的走势。近阶段沪深300的最低点是7月6日的3475点、而上证综指在该日也创下了低点3563点的纪录,这个低点的时候沪深300要比上证综指低88个点;不过,到本周一这两个指数双双刷新历史纪录之后已经发生了变化,沪深300以5504点的新高纪录出现、而上证综指的新高纪录是5428点,上证综指反过来落后了76个点。这说明近两个多月以来沪深300的上升速度要快于上证综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出现之后又有什么情况可能发生?
第一个问题比较好回答。实际上沪深300的成分股在这一阶段涨势较强,这些权重指标股带动着大盘的上扬,所以沪深300的“成绩”超过了上证综指。
但是第二个问题就出来了,后面会怎样?后面我们依然会继续看到沪深300超过上证综指而前进,不过并不意味着现在的300只成分股一如既往地前进,因为成分股的大换血可能很快就开始了,股指所陈述的和个股所表现的可能不是一码事。这就是“挤出效应”吧。随着估值比现在的沪深300成分股低大约一半的红筹股和H股回归步伐的启动,优质筹码对现有筹码的替代作用将逐渐暴露出来。比如,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最近银行股的“熄火”就跟建行有关,基金必然会抛掉部分手中的银行股而去配置建行。基金只有等到发一只红筹再减仓一只现在的成分股吗?有这种可能,不过也有可能有人会提前去布局。所以,笔者前面的结论就很明白了,股指和个股的脱节不但显露在300只成分股和剩下的1100多只非成分股之间,而且也会显露在未来的成分股和现在即将被淘汰的成分股之间。这样的结果就会是散户被边缘化了之后,部分机构也面临被边缘化的结局。
总体来看,笔者认为大盘中线的阶段性顶部已经在逐步勾勒,但是短线在节前仍然会维持比较热络的氛围,大盘继续创新高的可能性非常大。市场没有近忧,特别在利空密集释放之后。但是远虑已经悄悄来临,这个积聚的过程可能并不需要太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