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焦点
  • 5:财经要闻
  • 6:信息披露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观点·评论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路演回放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产权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环球财讯
  • D6:产权信息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7 年 9 月 1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金融·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金融·机构
    欲夺账管托管两资格 平安年金一揽子计划凸现
    寿险指数问世 本科学历成购买主力军
    天平保险暂无引资上市计划
    30—40岁寿险认知程度最高
    信托公司争食资产证券化大餐
    山东首家银行推动的 担保公司成立
    沪曝光216件投诉 人保平安仍最多
    华宝和浦发首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信托公司争食资产证券化大餐
    2007年09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唐真龙

      

      有迹象显示,各家信托公司正蠢蠢欲动,期望从资产证券化———这个被许多业内专家视作“潜在的富矿”中分得一杯羹。

      近日,浦发银行发行该行首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规模约44亿元,这也成为资产支持证券第二批试点的开篇之作。尽管业内专家认为此举“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这一举动却在信托行业激起了千层浪。记者从多家信托公司了解到,继去年年底华宝等六家信托公司取得第二批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机构资格之后,近期信托公司即将掀起新一轮的“牌照热”。

      据了解,2006年底,继中信信托及中诚信托两家首批试点之后,华宝、中海、上国投、外贸等六家信托公司成为第二批取得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机构资格的信托公司。所谓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机构资格,即信托公司能够担任投资目的确定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信托受托机构,负责管理特定目的信托财产并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早在2006年年底,中泰信托就曾向银监会提出了申请,却没能过关。“银监会的批复是公司的硬性指标没达标”,对此中泰信托相关负责人颇感委屈,“事实上,银监会有很多潜在的硬性指标。”这位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不过我们并没有放弃努力,今年以来一直在各方面努力,争取达到银监会的要求,早日拿到牌照”。

      而记者也了解到,此次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化第二批试点的启动再次刺激了信托公司申请牌照的冲动,除中泰信托外,中原信托的一位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向银监会提交了申请,“至于什么时候能下来,要等待监管层的意见,但整个公司目前都在为这个做着努力。”与前两家公司相比,浙江国投目前正在为换发新的金融牌照而努力。浙江国投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先把牌照拿到手”,不过他也同时透露,“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工作也同时在进行”。

      虽然信托公司对牌照的热情空前高涨,但专家似乎并不看好这项新的业务。西南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杨林枫表示,信贷资产证券化并不会对信托公司的业务产生大的影响。因为一方面,目前我国银行业资金充裕,自身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力不足。而另一方面,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信托公司仅仅是一个受托人的角色,主动权完全掌握在银行手中。无论从市场还是从收益来看,这项新业务都不会给信托公司带来太大的收益。

      某信托行业资深人士也向记者表示,从目前信托公司开展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受托业务来看,由于信托公司在此项业务中仅仅收取中间费,所以收益率只有其他业务的一半,“比如一个普通的1亿元的资金项目,我们通常能赚到1000万,但在此项业务中只能赚到500万”。

      但硬币还有另一面,杨林枫研究员表示,目前信托公司之所如此积极地争取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机构资格,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虽然对眼下正在进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并不看好,但杨林枫表示,在中国资产证券化毫无疑问将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比如,如果能把高速公路等优质资产打包实行证券化,那时局面就不同了。与庞大的资产证券化市场相比,信贷资产证券化只是冰山一角。“信托公司之所以如此积极,无非是想取得一个资格,先拿到准生证”。因此,同信贷资产证券化本身一样,信托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也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