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特别报道
  • 5:路演回放
  • 6:广告
  • 7:观点·评论
  • 8:广告
  • 9:时事·国内
  • 10:时事·海外
  • 11:时事·天下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产权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产权信息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7 年 9 月 2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特别报道
    建行今“着陆” 三大国有商业银行会师A股
    国有大型银行改革 仍任重道远
    两年香江行 建行缔造国有银行改革范本
    建行上市对大盘影响几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两年香江行 建行缔造国有银行改革范本
    2007年09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丁燕敖 袁媛

      

      两年弹指一挥间。昔日赴港上市,担当四大国有银行改革先锋的中国建设银行,今日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实现与工行、中行在内地资本市场的会师。这家当年创下全球最大IPO、目前已位列中国第二大的银行,此次A股回归再现当年备受追捧的热景,以580.5亿元的融资额刷新内地IPO的纪录。

      在一项又一项纪录的背后,则是建行从一家传统国有金融企业到一家公众公司、“世界前十大银行”和“亚洲最赚钱银行”的悄然蜕变。两年香江行,建行不仅在经营机制、业务结构、风险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还在公司治理、人力资源、业务流程等方面推行了力度颇大的变革。

      事实证明,经由建行引领的中国国有银行体制改革,并非其时国际有舆论称的“中国银行业的一次豪赌”,相反,这是一个战略远见与实践智慧的完美结合。短短两年,中国银行业已从国际舆论看“破产”的行业,一跃而成中国经济最富代表性的朝阳产业,并成为国际资本追逐的热土。作为先行者的建行,功不可没。

      

      《银行家》杂志的惊讶

      “想想看,中国的银行竟然比欧美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巴克莱银行、美国运通还要值钱———这是多么令人吃惊啊!”。2005年10月27日,当建行上市首日以660亿美元的身价在香港联交所挂牌时,见惯世面的英国《银行家》杂志在随后的一篇评论中也不由地发出惊叹。

      此前两年,中国银行业给人的印象还一直是坏账率高居不下,贷款缺乏风险意识,管理机制陈就,甚至贪污事件频出。一种夸张的意见甚至认为,中国银行业在技术上已经破产。然而短短两年,以建行为代表的中国的银行股竟然在国际上受到热捧,这不能不让人感慨。

      《银行家》杂志注意到,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政府对于银行业的主动改革,及对银行引进境外投资者和上市持鼓励态度。不过考虑到既往的历史因素,该杂志仍将由建行开启的中国国有银行改革历程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一场豪赌”:如果成功,中国的金融体系自此可以踏上健康的自我发展之路;如果失败,则将在国际市场上遭到投资者的抛弃,并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建行的改革上市具有范本意义,他为其他国有银行改革提供了路径参考。”一位大型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他表示,这个模式可以总结为注资———股改———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并最终通过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来获得持续地健康发展。

      事实是,通过引进美国银行作为其战略伙伴,并到香港上市,建行不仅获得了比其战略伙伴更高的估值,更一举创下当年全球最大IPO的纪录。而且其现代化的公司治理架构和风险管理体系已得以建立,盈利能力也开始为国际市场所认识,并为此后中行与工行的成功两地上市起到了良好的铺垫效应。

      数据显示,建行税前利润由2004年的512亿元,增加为2006年的657亿元,2005年和2006年增长率分别为8.13%和18.70%。2007年则进一步提高,今年上半年,建行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和平均资产回报率分别为19.80%和1.18%,均显著超过2006年全年水平。在英国《银行家》最新的排名中,建行已成功跻身按市值计算的世界前十大银行之列。

      

      南希太太的感谢信

      如果说业绩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受益于中国良好的宏观经济增长形势。那么数据背后,则是建行一系列更为彻底的变化。

      2007年新年伊始,建行行长张建国收到一名外商委托中国朋友写来的信函。信中称:“我是受美国费城驻中国商务代表南希太太的委托,向您表示深切的谢意!感谢您培养出卓越的雇员几次为南希太太用热情、流利的美式英语讲明她所询问的金融业务,使她领略了贵行雇员正在走向世界的风采与希望。”

      南希太太的感谢信背后,正是建行近年来致力于“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的生动缩影。金融业归跟到底是服务业。就在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因为排队问题而受到社会舆论诟病。对此,建行董事长郭树清曾坦言:“对于众多的企业和个人客户来讲,评判建行上市后表现的标准,就是能否在建行获得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建行必须满足这些来自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为此,建行力推业务转型,转变收入来源过分依赖于批发业务、利息收入、传统产品和国内市场的现状,提出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加速发展中间业务、积极推进综合化经营等战略,力争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建行进一步与战略股东合作,加强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透明度;强化风险管理,改造业务流程,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试行股权激励。此次A股发行,建行进一步向外界透露了其雄心勃勃的梦想,即在2020年,成为世界一流银行。

      不过挑战依然存在。除了总行之外,各地分行的改革依然需要进行实质性的推动。与此同时,业务创新、风险控制方面依然面临有效提升的问题。如何应对未来经济下行周期时的挑战,以避免不良贷款反弹也很重要。如此种种,仍然摆在以建行为代表的国有银行面前。

      建行之“最”

      ◆今年新股中签率最高———建行网下最终配售比例为2.836%,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2.468%,为今年中签率最高的新股。

      ◆A股融资额最大———本次发行价格为6.45元,按照90亿A股的IPO计划,本次筹集资金最高达到580.5亿元,创A股募资历史新高。

      ◆网上网下冻结资金最多———网上网下共冻结资金额2.26万亿元,超过此前北京银行的1.8959万亿元,刷新了内地IPO历史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