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家具,作为近年来崛起的收藏品类,越来越成为收藏界的热点。目前所见的古典家具主要为红木家具,始自明代。据说,郑和七下西洋,曾到达越南、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苏门答腊、斯里兰卡、印度和非洲东海岸,带回来的木材就以红木居多。大概因为红木分量重,恰好可以拿来压舱。红木运到中国之后,一些能工巧匠用它来做家具,这就是所谓的“明式家具”。
我国国内红木较为紧缺,成材期长达百年的海南黄花梨木在清代就已经枯竭,成材期以上千年计数的紫檀木则更为稀缺,其他红木原料在三五年之内也即将枯竭。此外,政府已明确规定“五木”,即紫檀、黄花梨、鸡翅、铁梨、乌木五种珍稀木料的家具不准出口。目前,我国98%以上的此类原木仍然依赖进口,而随着国外历年的过度采伐,红木资源逐年减少,愈趋珍贵,古典家具无疑也“水涨船高”。
古典家具的收藏始于20世纪30年代。古斯塔夫·艾克出版的《明代黄花梨家具图考》,是第一部介绍中国古典家具的著作。自此,国外藏家开始大量搜购中国明清家具运往海外。此后几十年间,西方人将中国明清家具提升到了与中国其它文物等同的地位。而1985年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出版后,亚洲特别是中国港台地区收藏家也大量涌入内地,加入到古典家具收藏的行列中来。
一般来说,古典家具注重形体的收分起伏和线脚变化,方正规整,在结构上以榫卯结构连接,兼具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年代愈久远,损耗愈大,存世量愈少,价格也相对昂贵。最具升值潜力的古典家具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明代和清早期在文人指点下制作的“明式家具”,木料多采用黄花梨,雕刻工艺简洁明快;另一类是清朝康雍乾三代由皇帝监造的清代宫廷家具,木料多采用紫檀,雕刻工艺比较繁复。从其具体类型上说,古典家具可分为椅凳、桌案、床榻和柜架等五类,可分置于厅堂、书房、卧室等处,其中厅堂家具往往被视为古典家具的重器,材质和价值都为最高,其次为书房用具,再次为卧室用具。
收藏古典家具,除了讲究鉴别真假优劣之外,还须量力而行。资金充裕的藏家,可以收藏乾隆时期的精品,甚至可以系统收藏;不然,也可以收藏比较实用又存世量大的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