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金融证券
  • 6:时事·国内
  • 7:
  • 8:上证研究院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广告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B9:艺术财经
  • B10:艺术财经
  • B11:艺术财经
  • B12:艺术财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中国基金业十年大巡礼
  • C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人物
  •  
      2007 年 10 月 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
    从凯恩斯到 宏观经济理论演变
    巴罗:或许就欠一个诺贝尔奖吧
    到2010年中国年进口额将达1万亿美元
    ■多声道
    解码洋文化的乡土气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凯恩斯到 宏观经济理论演变
    2007年10月0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梁怡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的决定与波动,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Open Economy Macroeconomics)或曰国际宏观经济学,顾名思义,重点研究、解释国际宏观经济中一些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由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于1933年提出,但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与考察宏观经济现象的历史却由来已久,可以上溯到古典学派———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那是经济学文献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古典经济学家及后来的多数庸俗经济学家,并未对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进行区分,对两者的分析往往交和在一起。直到20世纪30年代,传统庸俗经济学在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破产了,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宏观经济分析才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当代经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对凯恩斯理论长期化、动态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解释、补充和发展凯恩斯理论的两大派别:以P.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J.V.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两大学派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凯恩斯理论。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出现了滞胀,凯恩斯主义的原有理论不仅对之难以解释和提出相应政策,并且受到来自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自由主义等冲击。产生于80和90年代的新凯恩斯主义,在坚持传统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既吸收了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等学派的合理理论和政策主张,又吸取了80年代以来一些宏观经济实践的经验教训,从而使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体系都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

      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相联系,开放经济学在战后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中也经历了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从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的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和从1995年至今的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在第一阶段中,主要有这样三个理论模型:一是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IS-LM模型的延伸,它继承了凯恩斯粘性价格的思想,假定价格不变,进口产品的价格以外国货币形式表示,假定资本流动是国内和国外利差的函数。这样,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汇率制度和资本流动的程度。当然,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有三个主要缺陷:价格粘性、对资本流动的流量分析方法以及对汇率的静态预期处理方法。    

      二是多恩布什模型。多恩布什模型继承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固定价格的分析,假定短期内商品市场价格粘性,但一价定律在长期成立。由于货币市场可以瞬时出清,短期内调整速度快于商品市场。因此,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会导致利率上升和汇率贬值。

      三是克鲁格曼的“市场定价”理论。克鲁格曼的“市场定价”理论产生的比较是1985年美元大幅贬值后美国贸易赤字的持续恶化,其核心观点是指当市场处于分割状态时,出口商可以根据进口地点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价格。

      这一阶段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缺陷是缺乏微观基础,或许“卢卡斯批判”是能够用来作出恰当评价的最佳论述。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开始摆脱以往的短期或长期购买力平价的假设,开始从不完全竞争、价格差异的角度研究相对价格变动问题。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New open Economy Macroeconomics)指的是以美国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奥布茨菲尔德和罗高夫等学者开创的新一代开放经济的研究方法,以1995年奥布茨菲尔德的和罗高夫著述的《汇率动态回转》一文为标志。在这部书中,他们创造性地将名义粘性和不完全竞争纳入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并建立了分析经济主体行为的微观基础,通过求解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可以对宏观政策进行明确的福利分析。这较之传统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大大前进了一步,并成为目前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导方法。

      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学者们并不是简单地假设价格粘性,而是根据实际经济中价格粘性的不同形态,来分析宏观经济的调整和最佳政策问题。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既涵盖了前一阶段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结论,同时又超越了静态的分析方法,为分析经常账户、汇率问题和财政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等提供了分析框架。它的价值不在于给出了诸如明确的最优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安排等结论———因为结论总会依赖于参量的改变而改变的,而在于给出了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