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强
在中国资本市场加快走向成熟的历史进程中,有一股力量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这就是作为市场机构主力之一的基金业。然而,基金业难道只是理财的工具?没有更大的影响力?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我们透视基金业的社会影响力时,不妨看一段历史。1924年3月21日,一个春分之日,世界上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基金美国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基金成立,时隔七十四年,1998年3月27日,同样是在春天,中国首批两只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诞生,仅仅十年之后,我国基金资产规模令世人瞠目地飞速发展到三万亿元,基金持有人开户总数达到九千万户,基金实际持有股票占A股流通市值的27%,这已经超过了美国当前共同基金的股票市场占比23%的水平。量变必然引发质变,中国基金业开始真正关乎国计和民生。
任何国家的资本市场发展之初,几乎都以个人投资人为投资主体,并相应地具有高投机性和低效率性,市场趋势严重为“噪音”所左右,脱离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基本面,资源配置无法得到优化,我国资本市场在其发展初期一定程度上也不能“独善其身”。虽然市场的发展与成熟有其自身的规律,但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人的崛起却大大促进了市场发展的步伐。
证券投资基金的诞生与发展首先直接改变了证券市场的投资人结构,将其由个人投资人占据绝对主体的格局转变成机构投资者举足轻重的格局,时至今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已实际持有27%的A股流通市值,成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而这仅仅是证券投资基金给市场带来的数量化、形式性的改变,其更内在、更实质的意义在于改变了市场的投资理念或投资文化。假如没有这些年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我们很难想象像“价值投资”、“价值发现”、“合理估值”等这些成熟市场上的投资术语在我们这里已成为一般投资大众耳熟能详的词汇。投资理念或投资文化的嬗变其结果必然是市场效率的提高。有关监管部门曾主持了“机构投资者发展与市场有效性及稳定性研究”,研究表明: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人有助于提高市场有效性;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比较高的股票的波动性也相对比较小;机构投资者对降低市场整体波动性有帮助作用。
假如证券投资基金不能对实体经济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而只是在虚拟经济中驰骋,那么它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将大打折扣,而我们看到基金业对实体经济而言同样是那么关乎全局,意义重大。
经济增长的双轮是投资与消费,证券投资基金对两只轮子的转速起到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一方面,基金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储蓄转化为投资。1998年至2007年中,认购与申购非货币市场基金的资金共达到27694亿元,这些资金绝大部分被用来购买股票和债券,成为实体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2006年以来,随着基金业大发展,我们看到同时发生的一个现象是多年来不断膨胀的居民储蓄存款突然改变了运行的轨迹,增速明显下降,并且出现了2006年10月、2007年4月、5月和8月四个月储蓄余额下降的罕见现象,再联想到基金发行引发百姓排队抢购的情形,我们有理由相信基金在引导储蓄流向市场。另一方面,证券投资基金历年来优良的投资业绩所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在不小的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消费。1998年至2007年中,证券投资基金累计分红1656亿元,未分配投资收益达到7041亿元,巨大的财富效应推动了基金持有人的消费行为。
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离不开恰当的宏观调控政策,在这方面我们又看到了证券投资基金的身影。在财政政策上,国债的发行与流通是很重要的一环,当前证券投资基金所持有的国债占其余额的2%左右;在货币政策上,中央银行票据是近年来缓解流动性过剩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证券投资基金所持有的央票占其余额也在2%左右。而在对外经济政策上,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管理的QDII基金起步跃然,已发行的QDII单只都达到了40亿美元的额度上限。
证券投资基金注定是个关乎民生的行业。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家庭拥有共同基金,十万亿美元的基金资产中87%为个人所持有,它是名副其实的家庭理财工具。中国基金业大发展背后最巨大、最直接的推动力就是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转型。除了作为家庭理财的主流工具之外,证券投资基金未来还将在退休养老、子女教育、买房置业等家庭长期财务目标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需要正视和解决中国基金业未来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基础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包括股票市场总体规模及蓝筹股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公司债为代表的私人债券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二是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内控和人才。应该说,中国基金业发展十年中一直在寻求解决、但迄今尚未完全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就是基金管理公司的利益如何与持有人利益保持最高程度的一致。解决该问题的根本办法一定是制度,主要是基金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同时,在基金业大跃进、同时私募基金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吸引和培养最优秀的人才与基金业发展共进退也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问题。三是基金持有人的风险意识和投资理念,中国基金业的做优做强需要投资人的进一步成熟,否则我们的“基业”不稳。总体而言,中国基金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应该是:改善结构、提升质量,形成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安信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