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特别报道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环球财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7 年 10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焦点
    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7年秋季报告》指出:我国进入价格上升阶段 应防止出现严重通胀
    陈佳贵: 宏观调控 面临三大难题
    聚焦2007胡润百富榜
    股市走牛 助地产大腕财富膨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7年秋季报告》指出:我国进入价格上升阶段 应防止出现严重通胀
    2007年10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中国社科院10日发布《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7年秋季报告》(简称《报告》)称,由于通货膨胀压力的存在,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价格上升阶段。当前要密切关注2008年价格变动趋势,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本报记者 何鹏

      

      2007年年初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持续走高。至8月底CPI已经累计上升3.9%,8月当月同比上升6.5%,大大超过年初3%的预期。

      《报告》认为,尽管目前CPI上涨主要由于猪肉以及食品价格上涨带动,但其背后隐含着不容忽视的通货膨胀压力,表现在五个方面。

      首先是存在成本推动的通胀压力。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一直明显高于下游产品的涨幅,加之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些因素形成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压力。

      其次,由于种种原因,流动性过剩问题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缓解,相对过多的货币供给可能带来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压力。

      第三,自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速一直高达10%以上,但宏观经济的高增长主要通过工业、投资的高增长实现,我国在投资与消费比例结构、三次产业结构长期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在此状态下,过高的经济增长会成为出现通货膨胀的动因。

      第四,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实现会在一定时期内造成成本价格上升。

      此外,国际市场某主要商品价格上涨也会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这五个通胀压力因素已经存在,在过去一段时期中积累起来,它们的影响会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报告》认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消费价格乃至总体价格水平都可能比本世纪初的前几年高。

      课题组的一位专家也指出,由于上述通胀因素的存在,应该说我国已经进入价格上升阶段,所以今后即使猪肉价格平稳了,通胀也可能找到其他表现途径。

      《报告》指出,总的来看,2007年CPI上涨幅度可以控制在温和水平,对于2008年可能出现的价格上涨,要及时采取强有力措施。“2008年应该把控制消费品价格和资产价格过快上涨,缓解通胀压力,稳定物价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报告》看点

      宏观经济

      转向过热趋势加剧

      ⊙本报记者 何鹏

      

      2007年已经度过三个季度,该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专家认为,2007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总体形势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宏观经济总体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进一步加剧,过热问题表现得更加明显。

      专家指出,包括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投资增长速度过快、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在内的近几年一直存在的几个问题依然存在,有的甚至更趋严重。

      自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增长速度可能将创新高。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执行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表示,经济增长保持如此高的速度不仅给经济结构调整、资源能源的合理开采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而且会加剧宏观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态势。

      当前宏观经济存在的另一个“过快”就是投资增长速度过快。社科院的预测报告表示,近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虽然有所减缓,但是与经济增长和消费增长相比,投资增长速度仍然过快。

      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6.7%,超过上半年的25.9%一个百分点,比去年高出约3个百分点。“投资反弹将是经济出现过热的主要驱动力。”汪同三说。

      与此同时,自2004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贸顺差越来越大。2007年8月顺差近25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为有纪录以来的月度次高水平。

      “预计今年全年顺差可能达到2600亿美元左右,2008年仍然可能继续扩大。”报告指出,外贸顺差急剧增加,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加大了经济运行风险。

      此外,报告表示,当前货币供应偏大、信贷投放过多的问题也没有解决。2007年7、8两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幅均在18%以上,前8个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同比多增5438亿元,总计新增3.08万亿元,已经超过年初确定的全年新增量不超过3万亿元的上限。

      汪同三称,在上述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同时,2007年以来又出现新问题,即通货膨胀压力增加,以及伴随而来的资产价格加速攀升。

      “能否及时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化解通胀压力和抑制资产价格过快上升,是保持未来几年宏观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他强调。

      今年我国GDP

      增长率预计达11.6%

      ⊙本报记者 何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10日发布《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7年秋季报告》(简称《报告》)预测,今年中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上年水平,GDP增长率将达到11.6%左右。

      《报告》同时预测,如果2008年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在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下,GDP增长率将有所回落,可能保持在接近11%的水平。

      《报告》预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2007年和2008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总投资规模将分别达到138000亿元和17137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连续多年存在的投资增长明显大幅高于GDP增长的状况,使得当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持续攀升,预计2007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例为56.6%和61.3%。”课题组专家表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这一比例继续上升。

      2007年以猪肉价格上涨为导火索,居民消费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报告》预测,今明两年,居民消费价格将分别上涨4.5%和4%;商品零售价格分别上涨3.8%和3.5%。控制价格过快上涨是这两年宏观调控的重头任务。

      近年来,我国外贸顺差和外贸储备持续高速增长。《报告》认为外贸高增长、高顺差的“双高”局面在2007年和2008年将继续下去,预计今年进、出口增速将分别达到20.3%和25.1%左右的水平,全年外贸顺差将达到2600亿美元左右的创纪录水平。2008年受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因素影响,进口、出口增速将分别为22.9%和20.5%左右,顺差预计为2910亿美元。

      针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报告》提出三项政策建议:一是把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投资增长速度降下来;二是把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稳定物价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三是把坚持和提高节能减排标准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