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商文
曾经,由于市场层次的单一,相当于用“一指”弹奏出的中国资本市场乐章显得单调而乏味;如今,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场内市场、场外市场、现货市场、衍生品市场等多层次市场的共同配合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进入了快车道。中国资本市场正在用“十指”弹奏出一曲气势恢宏的多重和弦新乐章。
短短的过去五年间,从“一指”到“十指”,从“单音”到“和弦”,中国资本市场完成了从一个“新兴市场”迈向“成熟市场”的最初蜕变。
时间退回到2002年,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成长下,资本市场各个层次间发展不平衡的恶果开始逐步显现。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多样化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直接融资比重过低,风险过度集中在银行系统,日益复杂的经济“乐谱”急需资本市场这位“演奏者”跟上发展的节奏。
如何才能跟上发展的节奏?很快,这一问题便有了回应。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首次在党的文件中明确,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次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国九条”)正式颁布。作为指导资本市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九条”明确提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继续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逐步改善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结构。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和完善统一监管下的股份转让制度。”
毫无疑问,《决定》和“国九条”清楚地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充分调动起演奏者的“十只手指”,相互配合,共同用力,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自此,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大幕悄然拉开。
作为主板市场的有力补充,2004年5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辟了中小企业板,即“二板市场”,标志着股票市场内部层次开始搭建。2006年初,相对于场内市场,作为首个试点,中关村科技园区正式进入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场外市场雏形初现。
时间来到了2007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开始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主旋律。在思路更加清晰而具体的同时,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步伐也开始加快。
对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年初举行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这样描述:“交易所主板市场仍是重点发展的‘一层’;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板块建设;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进一步发展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构建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研究建立不同市场层次间的‘转板’机制以及建立全国统一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体制。”
作为股票市场内部唯一一个尚未建立的市场层次,创业板市场建设方案也于日前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推出前的筹备工作。旨在规范非上市公众公司行为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及配套规则也将尽快制定发布实施。
当然,除了依照风险分层管理原则对股票市场内部进行的分层外,资本市场想要演奏出复杂和谐的乐章还离不开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等其他“手指”的配合。
与国债、企业债市场相比,一直以来,公司债市场被看作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一条“短腿”。今年8月14日,《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公司债起航,助力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
而作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另一个重要战略部署,以推出股指期货为起点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也正在积极酝酿中。
可以想象,随着各个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资本市场的“十指”更加强劲有力,配合更加协调,必将弹奏出一曲恢宏美妙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