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十七大特别报道
  • 3:专版
  • 4:十七大特别报道
  • 5:十七大特别报道
  • 6:财经要闻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路演回放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海外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版
  • B7:中国产权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环球财讯
  • D6:产权信息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7 年 10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评论
    让“三驾马车”协调拉动中国经济增长
    建立预警机制 有效控制外债风险
    蓝筹出现相对“稀缺” 值得关注
    “公益性质”为医改方案指明方向
    私募股权基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让“三驾马车”协调拉动中国经济增长
    2007年10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尽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非一日之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这是确保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路,必须想方设法使消费这驾马车跑起来,与投资、出口一起跑得更快更好。

      ⊙梁达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今后几年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 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消费,是由于消费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决定的。消费是十分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是最终需求,投资增长最终必须得到消费需求的支持。因此,扩大消费需求,刺激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相反,消费不足则会削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使投资增长得不到最终消费需求的支持,大量的社会产品价值难以实现,严重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畅进行,从分配上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据有关专家对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979-2006年间,我国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就促进消费增长1.72个百分点,消费增长1个百分点就拉动经济增长0.21个百分点。但改革以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幅度下降,经济增长对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上升。原因在于消费不足,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消费一直相对不足,是消费不足削弱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因此消费不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从消费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来看,与投资率相比,我国的消费率则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并呈现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62.1%下降为2006年的50%,年均消费率为57.4%,其中年均居民消费率为42.8%,有11年的消费率低于60%。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1979-2006年消费贡献率为56.8%,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高于投资。但是,随着投资占经济总量比重的提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增强。近年来,投资贡献率已超过消费贡献率。

      与各国比较,我国目前的投资率明显偏高,消费率明显偏低。1978-2005年,我国的年均投资率为38.9%,不论与发达国家比,还是与发展中国家比,都明显偏高。从消费率来看,我国的年均消费率为58.5%,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偏低。目前世界各国的投资率一般都在20%左右,这说明各国的投资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不大。

      数据显示,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强化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刻不容缓。中央提出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其背景是投资和消费在GDP中所占比例不协调,也就是投资所占比例过高,消费所占比例过低。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出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相比,消费需求增速仍显不高,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

      因此,扩大内需已成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虽然解决消费不足非一日之功,但是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有根本转变。

      相对于投资需求而言,我国消费需求的增长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仍然十分可观;相对于政府消费而言,居民消费有很大的增长潜力;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消费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时期,大力提升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仍然有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等制约因素,需要采取措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提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首先要增加居民的收入,增强购买力。消费增长乏力的根本症结在于大多数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有限,缺乏一定的消费实力。因此,必须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力争做到居民收入提高和经济增长同步,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只有在收入水平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居民的消费潜力才有条件释放出来。

      其次要继续发挥政府在再分配方面的调节功能。政府可继续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这两个途径来调节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税收的主要对象是高收入群体,转移支付的主要对象是低收入群体。通过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不仅能抑制高收入群体的膨胀,而且能使低收入群体中的一部分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与此同时,要把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作为重中之重,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要完善和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适时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优抚待遇等,切实保障最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二是要解决普通劳动者就业问题,通过提高最低收入者的就业能力增加收入,促使其中一部分最低收入者进入到中低收入群体之中。对于农村居民,除了在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免除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取消农村教育学杂费等方面下功夫外,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减少农民数量,也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的重要途径。

      此外,进一步完善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刺激消费的另一手段。政府要致力于完善基础义务教育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救济制度等基本保障体系,提供较好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消解百姓的后顾之忧。

      总体来看,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调整经济结构、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长久之策。尤其在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背景下,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必须想方设法使消费这驾马车与投资、出口一起跑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