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十七大特别报道
  • 3:专版
  • 4:十七大特别报道
  • 5:十七大特别报道
  • 6:财经要闻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路演回放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海外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版
  • B7:中国产权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环球财讯
  • D6:产权信息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7 年 10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十七大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十七大特别报道
    过去五年 我国保险业年均增16%
    深化改革 全面提升国企竞争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过去五年 我国保险业年均增16%
    2007年10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保监会工作人员在收看十七大开幕式 本报见习记者 王志远 摄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我国保险业积累第一个1万亿资产用了24年,而积累第二个1万亿资产仅用了3年。特别是2002年十六大召开以来,我国保险业务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6%左右。当前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53万亿元,行业资本金总量超过2000亿元,是2002年的5.6倍。⊙本报记者 卢晓平

      历 程

      中资保险公司基本实现股改

      在五年的发展中,我国的保险体制改革取得了新突破。目前,除经营政策性业务的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外,所有中资保险公司都采取了股份制的组织形式。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5家保险公司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保险公司改制上市所产生的制度变革效应,成为推动保险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不仅完成了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而且也为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制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完善了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保监会为此专门制定了《关于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试行)》及配套制度。

      另外,通过市场化运作,让保险公司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强化股权约束,使保险公司股东更加关注公司发展,董事会更加专业化,管理层更加职业化,初步形成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

      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了中资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有数据显示,中国人寿市值已跃居全球上市寿险公司第一位。在2007年《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中,中国人寿排名192位,比2003年提高了98位。

      三方面构筑保险监管新体系

      在五年发展中,我国保险监管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三支柱”现代保险监管框架初步建立。我国建立了以偿付能力、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行为监管“三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框架。

      二是防范风险的五道防线基本形成。以公司治理和内控为基础、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以现场检查为重要手段、以资金运用监管为关键环节、以保险保障基金为屏障,我国保险业构筑了防范风险的五道防线,从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化解三个环节,形成了防范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

      三是市场化的风险自救机制逐步完善。过去几年,保险业建立和完善了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率先在金融业建立起市场化的风险自救机制。截至2007年6月底,保险保障基金规模达到88亿元。

      成 就

      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53万亿

      统计显示,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641亿元,是2002年的1.8倍。今年前8个月,全国保费收入4683.5亿元,同比增长22.6%。另外,行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53万亿元。

      行业整体实力提升的同时,是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结构的日益优化。目前我国有保险公司102家,其中中资公司61家,外资公司41家,比2002年增加了60家。同时,专业保险中介市场从无到有,目前有专业保险中介机构2256家,初步形成了功能相对完善、分工比较合理,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保险市场体系。

      目前,在境内外上市的中资保险公司达到5家。2003年11月,中国人保在香港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内地金融企业。2003年12月,中国人寿同时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创造了当年国际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融资额的最高纪录。2004年6月,中国平安在香港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以集团形式在境外上市的金融保险企业。今年,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又成功回归A股,成为内地资本市场重要的标志性公司。

      成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

      随着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险资金在支持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市场发育和完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险公司已成为债券市场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和股票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成为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保险公司作为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参与商业银行上市重组,有力地支持了商业银行改革。

      目前,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2.3万亿元,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譬如积极参与投资京沪高速铁路项目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为500多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和100多项大型对外经济合作项目提供保险支持等。

      就国际地位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差距逐步缩小。2006年我国保费收入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国际排名平均每年上升1位。

      扩大覆盖面为经济社会服务

      我国保险业一直以来都把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许多业务领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过去保险业险种结构单一、服务能力较弱的情况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

      首先表现在应对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稳定运行上,面对自然灾害和各种事故,包括台风、水灾、空难、海难、交通事故、地铁透水等,2002年以来,保险业累计赔款与给付4000多亿元。

      其次,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保险业积极开展粮食主产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2002年以来累计承保农作物面积1.45亿亩,牲畜2.46亿头。在22个省市累计为3000万人次的农民工提供了保险保障。

      第三,在促进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家庭开始把商业保险作为解决养老和健康保障的重要手段。目前,保险业为人民群众未来的养老和健康积累了准备金1.5万亿元。

      第四,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创新上,保险业大力发展责任保险,用市场化手段促进社会风险管理水平提高,解决责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纠纷,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减轻政府压力,提高社会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