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拍卖两次暂停,重组方走马换将,国企民企轮番上阵,种种迹象显示,主导*ST迪康重组的并非只有一股力量。
*ST迪康昨天宣布,公司控股股东迪康集团已于10月15日与四川蓝光实业集团签下股份转让框架协议。这已是今年7月以来*ST迪康的第三任重组方,从民企重庆国恒到国企成都工投再到现在的民企蓝光集团,主导重组的指挥棒似乎又回到了*ST迪康实际控制人曾雁鸣手中。
实际上,曾雁鸣一直没有放弃主导*ST迪康重组的努力,从迪康集团7月7日与重庆国恒签署的重组框架协议中就可见一斑。重庆国恒打算掏出2亿元获取*ST迪康2500万股股权,仅占*ST迪康总股本的14.24%。迪康集团目前持股7489.7万股,占总股本的42.65%,若出让2500万股,仍持股28.41%,还是第一大股东。重组方重庆国恒获取*ST迪康股权的成本更是高达每股8元,而在框架协议签署的7月7日,*ST迪康股价仅为7.76元。
此次迪康集团与蓝光集团签署的协议留下了同样的痕迹。蓝光集团仍没有拿下迪康集团所持全部*ST迪康股份,此次转让标的股份为6685.35万股,占总股本的37.65%。若重组成功,迪康集团所持的800多万股股份解除限售后流通,也可卖个好价钱。而此次蓝光集团受让标的股份最高5.7亿元的对价同样不低,折合每股为8.53元,远远高出其股权拍卖参考价。*ST迪康7489.7万股股权整体拍卖参考价为4.6亿元,折合每股约为6.14元。
不过,前后两份框架协议都把清欠放在了首要位置,不管是重庆国恒还是蓝光集团,掏出的钱均须优先解决迪康集团对*ST迪康的资金占用问题。显然,当地政府也一直在推动*ST迪康的重组,对*ST迪康股权拍卖的安排更是进一步印证了这点。
由于蓝光集团的出现,*ST迪康股权拍卖已经暂停。但在此前,对竞买人资格的要求就是为国企成都工投量身定做的:实收注册资本在10亿元以上;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10亿元;在医药制造行业具有5年以上的生产管理经验,具有GMP认证资格等等。成都工投注册资本10亿元、资产规模达40亿元,控股、参股的医药企业包括成都康瑞药业有限公司、四川方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制药股份公司等,其中四川制药曾于1996年在沪上市,后为水井坊借壳。
自从以商业地产为主业的蓝光集团浮出水面,重庆国恒和成都工投似乎都成了过去时,在多股力量的推动下,*ST迪康的重组会走向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