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中石化宣布浙江中控科技集团(即浙大中控)中标该公司武汉分公司“500万吨/年油品质量升级炼油改造工程”,同场竞争的美国霍尼韦尔、艾默生和日本横河等跨国公司都败下阵来。
这是国产自动化控制系统首次在500万吨炼油工程中取得重大进展,证明我国企业完全有能力打破大型石化核心装置控制系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14年间,浙大中控从做中小型自动化控制设备起步,逐渐发展到在高端产品领域与国外巨头竞争,成为我国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领头羊。
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
近年来,浙大中控在中小规模项目取得绝对优势,在大型项目上也取得突破,其研发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成为众多企业高效运转的优良“心脏”,他们最早把IT技术移植到自动化控制系统上,打破了国外关于以太网不能用于工业控制的预言。
“事实证明,我们有能力在装备制造领域赶超外国公司,技术上已经不存在障碍,难就难在赢得用户对国产装备的信心,破除他们对国外产品的迷信。”浙大中控总裁金建祥说。以前,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掌握在欧美日少数外国公司手中,价格高,部分产品不适合我国应用环境。但是,自从浙大中控等一批研发能力强的国内公司崛起后,在很多项目竞标上,外国公司只要知道中国企业参与竞标,就大幅度降低价格。
2006年9月至今年8月,浙大中控连续5次与美国霍尼韦尔、德国西门子等国际知名厂商竞争,成功中标兖矿集团鲁南化肥厂3052大型化肥项目所有5个工段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取得了大型化肥装置的重大突破,使该项目的生产设备国产化率高达95%以上。浙大中控在本项目的中标,标志着国产自动化控制系统已完全具备在大型化工装置上与进口产品竞争的能力,将使我国化肥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浙大中控的产品,并不比国外公司的水平低,而且某些硬件设备的可靠性还高于他们,但价格却低30%至50%,目前我们已使用了浙大中控26台套控制系统。”兖矿集团副总经理张鸣林高兴地对记者说。
产、学、研相结合
2005年,由浙大中控领衔制定的EPA现场总线标准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接纳,成为我国制定的第一个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国际标准。目前,他们自主研发的集散控制系统推广使用了5125套,其中47%应用于化工行业,是化工领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国产自动控制系统,彻底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
“之所以在14年内就形成了如此强大的研发能力,我觉得人才是制胜的关键。”金建祥对记者说。浙大中控目前已形成了一支1700余人的知识型团队,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占企业员工总数的95%以上。
经过14年艰苦创业,浙大中控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成功合作模式,取得了令业界瞩目的成绩。目前,浙大中控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在印度、越南、巴基斯坦设有办事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冶金、电力等流程工业企业,以及智能交通、水处理及教育等公共事业部门,2006年底实现产值10.5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金建祥认为,目前中小企业自动化控制水平低,导致能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这也是目前我国节能减排压力大的重要原因。中小企业是外国公司忽视的一个领域,也是节能减排的最薄弱环节,浙大中控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改善中小企业自动化程度低的生产现状,用更多的“中国制造”自动化控制系统,适应这些企业的要求。
目前,浙大中控正积极开展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等大型石化项目的自动控制系统的国产化工作。据介绍,浙大中控已形成完善的控制系统产品体系,可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超过5000套控制系统正在各个行业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