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十七大特别报道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广告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专版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指数
  • C11:地产投资·指数
  • C12:地产投资·理财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10 月 1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专栏
    借题发挥这条股市赶羊鞭又发威了
    在最恶劣环境中 坚守本为
    个人储蓄减少 整体消费不升
    和谐社会从不回避矛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借题发挥这条股市赶羊鞭又发威了
    2007年10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黄湘源

      独立撰稿人, 现居深圳

      10月12日的股市在今年以来的9个多月特别是后4 个月中其实并不少见。但是,简单地用神秘兮兮的“利空变利好”显然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

      早不挂晚不挂偏偏在股指离6000点一步之遥的时候挂出炒冷饭的国有股减持消息,虽然现在看来也许并非虚惊一场,但是,把调整的动因推诿于朦胧的政策利空,就跟上一次的“9·11”和此前不久的“9·7”和“8·1”如此这般的如出一辙,让人无可回避地深深领教了一番“赶羊鞭”的威力。作为一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现象”,其典型意义是不应忽视的。

      毫无疑问,借题发挥已经成为中国股市的赶羊鞭。在后续利空处在相对朦胧状态的情况下,刻意渲染莫须有的利空预期,使得原已对接二连三的利空消化得差不多了的市场又一再地吃起后悔药来。动辄给点数不小的长阴编造一个政策利空影响的理由,所起的作用无非就是加深人们心头的“5·30”烙印,试图动摇人们还没有恢复得很坚稳的信心。

      国资委和中国证监会早已分别对保持国有控股稳定和保障市场有序流通做出相应安排,迄今并没有发生特别重大的变化,简单地将国有股向社保基金的划拨说成国有股恢复减持,显然没有道理。再说,即使是恢复一度被停止了的从发行和增发新股中向社保基金划拨国有股,也不能等同于原来市价套现意义上的减持。后者在股权分置条件下之所以引起市场恐慌,主要是因为显著的利益分配不公平,而在股改基本完成后的今天,股票流通性已经或正在逐步消弥不同股东之间的利益差别,划拨后的国有股进入流通的主动权掌握在社保基金而非市场管理当局手里,市场又何须为之杯弓蛇影呢?

      导致股市一再短时间震荡的其他所谓利空消息,除了已经明示于众的加息和特别国债之外,其余也大多是传言和猜测。按照经济学家韩志国的说法,如果加息则是重大利好,促使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这种说法应该说是有点道理的。因为真正支持沪深股市走牛的内在动因,并不是别的,正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在过去不长的时间里,央行数度提高准备金率和加息,为什么过去都被股市视为利好,现在却利空得不得了?而证监会和有关中央部委联手加强市场监管,开展风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含有管理层希望股市温和平稳运行的意思,未必就是为了打压股市。

      借题发挥的恐慌性震荡,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但是,让大家感到奇怪的是,如此明目张胆地将莫须有的市场传言或自以为是的私下揣度说成政策金牌,却为什么没有人出来澄清,这不是存心让在信息不对称中处于弱势的投资大众左右为难吗?

      针对美国的次债风波,格林斯潘最近说:恐慌情绪兴风作浪时其力量要比喜悦大得多。他认为美国股市的表现在许多方面都同以前的金融危机“一模一样”。发生在美国的次债危机目前还不可能穿透“中国墙”,但沪深股市的表现则不无同大洋彼岸的华尔街“一模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是美国股市为金融危机恐慌,沪深股市为市值泡沫恐慌,一样的是,在恐慌情绪作怪的时候,蝴蝶的翅膀也有掀起一场风暴的力量。

      由于沪深股市还没有多少外来势力,只要政策面无意直接干预市场,股市大多数的调整都是自身因素所造成的。无论是“散户化”成为股市调整的天气预报,还是借联动说事为股市调整寻找理由,都和动辄推诿政策利空一样,是用来制造和利用恐慌情绪的一种“潜规则”,它们都可以用一个国人耳熟能详的成语来解释,叫做“借题发挥”。

      在笔者看来,当前牵动沪深股市神经的真正最重要的因素其实还是股指期货。如果说别的因素至多影响短期的涨跌趋势,那么,股指期货所改变的则是整个股市的运行机制。由于这个原因,随着股指期货预期推出日子的即将趋于明朗,机构对现货炒作的盈利目标让位于洗盘调仓的要求,也就不难理解了。机构必须借利空说事让散户恐慌,而任何有头脑的人显然都不会相信其渲染利空的真实动机只是为了逃跑。

      在股指期货正式推出之前,散户们对赶羊鞭的杀伤力不可不防。不过,赶羊鞭频频挥动下的沪深股市走势并没有也不可能违背股指期货在其推出前利多现货市场的规律。至少在股指期货正式问世之前,一切的一切显然都不能离开这个最重要的主题。市场的神经大可不必对别的什么风吹草动而过于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