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十七大特别报道
  • 3:要闻
  • 4:时事·国内
  • 5:观点·评论
  • 6:时事·海外
  • 7:信息披露
  • 8:时事·天下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环球财讯
  • A1:市 场
  • 179:披露
  • A2:股市
  • A3:金融机构
  • A4:金融
  • A5:基金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产权
  • B8:信息披露
  • C1:理财
  • C2: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5:产权信息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10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四位一体”与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能源法应成为 新能源发展的激励法
    机构投资者短线操作易加大市场风险
    中国绝对不是通货膨胀对外输出源头
    切实藏富于民 凸现改革紧迫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四位一体”与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07年10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十七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一拓展,彰显出中国经济社会将朝着协调均衡可持续的更高层次发展。

      ⊙杨英杰

      

      党的十七大报告有不少新提法。其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尤为引人瞩目。这一拓展,彰显出中国经济社会将朝着协调均衡可持续的更高层次发展。仅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那将是由粗转精的高质量增长,是中国经济从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的一大飞跃。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其实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什么?这其中,就蕴涵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思想。

      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既是举世无双的有中国特色的伟大经济实践,也是一系列经济发展新课题。

      回头看,中国经济发展探索,有一条清晰的思想主线。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和其他社会一样存在着基本矛盾,它同样是在基本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的。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这一次,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必须要努力适应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政治建设也要适应经济建设的要求,为经济建设创造出良好的发展空间,为经济建设提供持久稳定的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也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中国的基本国情,为不断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运作良好的政治机制和动态稳定的政治保障。

      文化建设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理应也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向更高层次的矛盾运动发展。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必须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社会建设,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的重大认识和成果。

      就当前而言,必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作为重点和抓手,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已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不断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使“四位一体”形成协调均衡的有效格局,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质量就会上一个大台阶,中国社会就会迈向更和谐、更有效、更文明的新境界。

      (作者为中央党校副教授、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