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人物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2007 年 10 月 2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专栏
    多层次资本市场应有大众公平机会
    日本的前车之鉴
    今天,货币政策可以由谁操纵?
    政绩突然成了败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今天,货币政策可以由谁操纵?
    2007年10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傅 勇

      经济学博士 财经专栏作者

      ———危机中的货币政策笔谈之三

      我还清楚记得第一次见到《货币战争》时的情景。那是在大半年前的一个下午,那时我正忙于博士论文的统撰,脑子里塞满了模型与数据,对逻辑和证据的苛求显然对我打量书籍的眼光产生了严重的“路径依赖”。结果,《货币战争》这本书在我手中只停留了不到5分钟。

      我就这样忽略了一本“有影响力”的书。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不得不重新回到这本书。不仅朋友们会聊起它,单位的同事也会谈论它。前几天,有位杂志记者甚至提出一个令我意外的问题:《货币战争》是否影响到了中国的金融改革尤其是汇率改革的进程?

      的确,西方主要媒体对这本书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且几乎无一例外,都联系到了中国改革实践。按书中描述,国际金融领域充斥着“阴谋”与控制,私人家族呼风唤雨。面对如此骇人听闻的外部环境,中国金融改革的步伐当然要慎之又慎,不容有半点疏忽。反观中国现实,汇率改革和金融开放的步伐的确落后于西方社会的主流预期,这不能不让人对此产生某种联想。

      无论如何,在我看来,这是个显而易见的伪问题。拿汇率改革来说,从现有的信息来看,汇改可控性、渐进性和有序性的调子早在2005年“7.20汇改”之前就已定下,而此时《货币战争》尚未问世。回到学术立场,实际上,货币政策的背后有着复杂的货币经济学理论作为支撑。

      实行货币政策有时确实像是打仗,在危机之中尤是如此。我时常会去浏览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候选人郭凯先生的博客日记。郭先生有一段在美联储访问的经历。在次级债危机越演越烈那会儿,存在各种不确定性,9月美联储终于降低再贴现率和基准利率。货币政策变动之后,美联储工作人员高度紧张地密切检测全球市场的反应,并揣测市场是否正确理解了美联储的信号。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在发动某次攻击之后,军事人员在检查是否成功击中目标;并且就时刻的把握上而言,货币政策的要求之高也丝毫不亚于发射导弹;而在威力上也大可相提并论。

      不过,货币政策或许比战争更难以被私人所控制。经过长期的演化,如今启动货币政策通常需要确凿而明确的信号,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了某种技术性甚至程序性反应。在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每次例会之前,从大学教授到金融机构都会做出预期,这些预期通常较为一致,并且很多时候被证明是正确的。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已有很强的可预期性。在此次金融动荡中,货币政策存有争议的主要地方在于降息时机的选择。美联储主席没有在8月立即降息,但采取了大量注入流动性的方式;并在9月份顺势降息。

      美联储(也包括西方其他主要央行)决定是否改变货币政策的首要依据是通货膨胀率。此次次级债危机之所以未能让美联储立即降息,是因为当时通货膨胀压力仍然清晰可辨,尚没有足够证据表明,经济增长从而物价上涨将因经济增长而放缓。美联储以及很多学院派经济学家的理由是,金融市场局部波动并不一定会扩散成为系统性风险,并作用到实体经济。在此背景下,如果立即降息,通货膨胀或将抬头,并进一步催生房地产市场泡沫。因而,直接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更具针对性,也成了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的共识。当然,随后金融市场、就业和房地产部门等重要数据表明,美国经济放缓的迹象明显,降息也就再无顾虑和悬念了。

      在这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近期货币政策实践很好地演绎了这一点。为了应对国内的食品价格以及资产价格上涨的压力,中国央行已五度加息,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且,从可预期性上看,货币政策同市场的互动也越来越灵敏。实际上,与加息与通货膨胀率因果关系有关的争论较少,作为物价稳定的主要捍卫者,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货币政策没有多少可供退缩的余地。争论的中心集中在通货膨胀形势本身。是局部通货膨胀,还是全面通货膨胀?是短期,还是长期?这些都事关货币政策的定位。

      同西方国家次级债危机相对应,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存在一个应将资本部门赋予何种重要性的问题。在此轮股市、楼市高涨的前期,货币政策并没有将资产部门作为变动的重要因素。随着资产部门日益成为流动性过剩的聚集地和催生地,货币政策已经转向,并明确表示高度关注资产部门。从这点上说,即便随着粮食以及生猪家禽生产周期的轮回,消费物价指数(CPI)似乎已见顶回落,由8月份的6.5%下降到9月份的6.2%,但资产部门高涨本身或将已为货币政策紧缩提供足够的理由。

      有人将通货膨胀率上升就加息,下降就降息的做法讽刺为,不如在绳子上栓上一根骨头,让一只狗来操作货币政策。这实际上是货币政策进步的标准。毕竟,让一只狗操纵货币政策,也总比让某个家族操纵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