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观点·评论
  • 5:信息披露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信息披露
  • 9:专版
  • 10:专版
  • 11:专版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时事·天下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环球财讯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广告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上海证券报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2007 年 10 月 25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上市银行综合经营改革创新应提速
    谨慎对待股市泡沫
    做大做强资本市场
    银行信贷不应过深涉足在校学生
    经济结构调整应向改善民生方面转化
    增加群众财产性
    收入股市大有可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银行信贷不应过深涉足在校学生
    2007年10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漫画 刘道伟
      ⊙陈军华

      

      银行为了扩张业务,争相把在校学生纳入其客户群。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信用卡在校园的普及。上海银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上海各商业银行的大学生信用卡发卡量已达17万张。而《2006中国大学生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大学校园里,已使用银行信用卡的大学生比例高达25.6%,大约平均每4个大学生就有1人持有信用卡。

      二是房贷按揭业务向在校学生拓展。农行上海分行启动的个人住房接力贷款业务在放低贷款门槛后,在校大学生可参与贷款买房。这样做的还有重庆。农业银行重庆分行住房接力贷款业务的门槛降得更低,在读大专生即可在该行按揭买房。

      这两种情况又有所区别。信用卡的普及是银行从“上游”抢夺客户资源的结果,他们相信这些在校大学生是未来的优质客源,一是因为这些大学生背后有父母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二是这些大学生参加工作后随着收入的增加,信贷消费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从而给银行带来更多收益。

      房贷门槛针对大学生的降低则与银行受其相关规定的制约有关。因为许多身为父母的借款人年龄偏大,根据现行规定,“借款人年龄”加“贷款年限”应小于或等于65岁。这样一来,那些年龄偏大的人就很难获得通过银行贷款买房的资格,而银行推出接力贷款业务,就可以通过指定子女作为共同借款人以延长还款期限。

      但是,无论哪种情况,银行信贷业务向在校学生的扩展都有可能加大金融风险。以信用卡为例,由于受到自身经济条件限制,学生中恶意透支、拖欠账款的现象更容易发生,而银行仅仅凭借身份证、学生证、申请表格等为大学生办卡,完全忽略对学生卡申请人还款能力的审核,潜在风险很大。如果学生在毕业前透支一笔钱走人,银行追回这些钱将需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另一方面,我国大学生缺少基本的理财知识,他们对信贷消费后不能及时还钱的后果认识不足,由这种草率消费行为所增加的风险,无疑也是难以估量的。

      我国银行的信贷业务不宜向大学生扩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信用体系的缺位。在发达国家,消费信贷之所以普及、之所以广为消费者所接受,关键是个人信用制度比较健全,商业银行对消费者的信用状况了如指掌,银行有完备的信用网络,建立了完整而系统的信用消费管理体系,银行和商家通过网络可及时了解消费者的信用情况,最大限度地规避自身风险。而我国银行掌握的数据还不能完全与消费者的信用状况对接,银行对业务的扩展欲望超过了其对风险的防范,在上海,银行甚至为大学生办理6张卡的套餐。

      随着违约率的上升,银行也开始逐渐认识到风险的严重性,但是,风险防范意识依然不足,因为他们相信学生背后有父母作为“依靠”。某些发卡行在《学生信用卡领用合约》中特别注明联系人“无需承担担保责任”,但是,一旦学生无力还款,这些发卡行又本能地作出反应——向欠账学生的父母追缴欠款。上海银监局明确指出,此举缺乏法律依据,若遭到学生家长的投诉甚至法律诉讼,则将给发卡行带来法律风险。

      实际上,银行放贷给大学生,不仅增加银行自身风险,也容易对大学生构成伤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透支期限一到,银行将通知信用卡持有人偿还欠款,并支付相应的透支款利息。对信用卡透支5000元以上,银行经3个月催收未还的,将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大学生消费往往存在着好奇、攀比等心理,自身自律能力较差,一旦因透支欠账被追究责任,对学生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而且,银行信贷容易助长大学生的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等心理,使在校园大学生养成奢侈的习惯,这将给我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加之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乐观,未来的收入预期不明朗,倘若在此期间就背负一身债务,容易导致个别大学生铤而走险,从而带来社会问题。因此,银行信贷不宜过深涉足在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