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金融
  • 6:证券
  • 7:上证研究院
  • 8:时事
  • 9:专版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专版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广告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B9:艺术财经
  • B10:艺术财经
  • B11:艺术财经
  • B12:艺术财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海外
  • C11:基金·营销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广告
  •  
      2007 年 10 月 29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2版:艺术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2版:艺术财经
    “观复”馆长马未都
    李津:海绵性画家
    “平易近人”酸枝木
    摄影艺术将成收藏新宠
    收藏筹划 审时度势
    从中国传统器具汲取智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观复”馆长马未都
    2007年10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马未都
      ⊙张秀娟

      

      马未都,可以算是一个中国大陆培养出来的典型藏家。不但拥有各方各面的经验阅历,收藏一途也是从所谓地摊上“捡漏”开始,发展到古玩市场、再到拍卖会的典型路线。

      马未都,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新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早年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做了几年机床工。从1980年起,马未都开始文学创作。1981年,他的小说《今夜月儿圆》爬上了《中国青年报》的副刊整版。马未都则因此从工厂车间跳到了《青年文学》编辑部当编辑。后来,他又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受好评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在这十余年间,他以“瘦马”等笔名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等上百篇,后来由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

      马未都的收藏,也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最初着眼于瓷器与古典家具。到上世纪90年代时,他的收藏已经颇具规模,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各门类藏品在内,已有一千余件。1997年,他的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在琉璃厂正式挂牌、对外开放,逐渐设立家具馆、陶瓷馆、工艺馆、门窗馆、油画馆、摄影馆和多功能馆等七个馆。

      “观复”两字则取自老子《道德经》:“万物并坐,无以观复”一句,也表露出他对收藏的一种理解和珍重。而近年来,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声名日上,更先后在杭州、厦门、山西设立分馆。

      古典家具,可以说是马未都的收藏重点之一,即便是现今馆中有限场地内展出的百余件明清家具,虽只是他收藏的十分之一,却足以让观者“震撼”了。不过,马未都最让人“震撼”的藏品,莫过于一对紫檀佛塔。这对清乾隆年间的《御制嵌鎏金铜描金加漆木雕佛塔》,原是清代达官贵族献给乾隆母亲的寿礼。佛塔为七重,高216厘米,有48座佛龛及48尊佛像,曾于100年前流到英国。在2003年10月26日的苏富比香港30周年拍卖会上,这件拍品被马未都以362.8万元拍下,不过因为体积太大,运回国内时不得不拆成四段。现在,马未都将这对佛塔连同其他皇室家具陈列在一起,组成“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俨然成了“观复”的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