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金融
  • 6:证券
  • 7:上证研究院
  • 8:时事
  • 9:专版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专版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广告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B9:艺术财经
  • B10:艺术财经
  • B11:艺术财经
  • B12:艺术财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海外
  • C11:基金·营销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广告
  •  
      2007 年 10 月 29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2版:艺术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2版:艺术财经
    “观复”馆长马未都
    李津:海绵性画家
    “平易近人”酸枝木
    摄影艺术将成收藏新宠
    收藏筹划 审时度势
    从中国传统器具汲取智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李津:海绵性画家
    2007年10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李津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水墨画,本应最容易介入中国当代艺术,如今却明显在当代艺术中处于一种“失语”状态。而与水墨画整体日趋颓微的背景相比,李津近年来在水墨画方面的革新与探索却逐渐被业内认可,其作品在市场上也颇受欢迎。

      ⊙孙国胜

      

      也曾年少轻狂

      按照画如其人的说法,李津近几年的作品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或许这也多少代表了他这几年的生活状态。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二十几岁的李津却怀着一种叛逆精神与一腔热血远赴西藏冒险和淘金。

      在那个年代去西藏是许多年轻人的梦想,但真正勇于实现的人却寥寥无几,即使是陈丹青多少也是为了他身在西藏的女友。“没有那段经历,我不会感到自己还有独自生存的能力”。 如今,李津依然为自己当初选择反叛而感到庆幸。

      西藏的异域情怀与云淡风清使每一个初次到访的人都会惊喜不已。因而也使得李津拿起手中的画笔书写内心感受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冲动,于是就有了最初被人们关注的《西藏组画》系列作品。他说这组作品并不能表明他对西藏有多么深刻的认识,只不过是把对西藏当地的风景、风俗最直接的感受描绘出来。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当这些作品拿到内地时却成为了一种稀奇的东西。

      也正是从那时起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海绵性”画家——自己的感觉系统特别好,走在哪里都会敏感地吸收,加上上天又给了他技术纯熟的双手能够将吸收的东西自由地释放。

      

      中毒还是受益?

      一首歌中唱到:“有过去总是好的”。人活百岁留下的不过是对经历的记忆。而对于一个对生活有着敏感感受的画家,经历在李津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当他带着牦牛味、马汗味来到富庶的江浙,起初他感觉自己是滑稽与另类的。但是他的“海绵性”很快再次体现出来。他逐渐觉得江浙地区这种能够滋长文人风气,崇尚水墨传统的环境更适合自己。江浙地区的文人传统,对李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当很多人评价李津时,都将其归为新文人画的代表。对此他不以为然,“新文人画是有组织的,我没有参加过任何一次文人画的活动,我只是虚心地向他们学习过。在南京艺术学院进修的几个月受过他们的‘毒’,所以我现在得到了这个‘殊荣’”。

      但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是,李津的作品和以朱新建为代表的新文人画确有某种相似性,他也毫不隐讳这一点,“朱新建是最早的以‘俗’的方式创作高雅的作品,对于世俗的迷恋和热爱,以及文人的精神是我们共同的”,但同时他又认为他的画和朱新建却有本质的区别,朱新建是一个写意画家,而自己是叙事性画家,在这点上,两人没有可比性。或许李津的成功正是由于他能“中毒”,又能自我“解毒”。

      

      饮食男女的生活

      对于每一个从事水墨创作的画家来讲,他们身后都有着厚重的中国画传统。很多人被传统淹没了,然而李津似乎一开始就不去刻意描摹传统,而只是在精神层面上与传统文人精神相契合。他自己本身崇尚的是一种文人的生活方式。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李津以工笔和写意两种方法,描绘都市人物与家庭生活,描绘夫妻日常生活中的休闲、慵懒、这些散淡而又富于性意味的作品获得了普遍的好评。美术批评家栗宪庭评李津的画说:“李津笔下人物的诙谐,把握的是一种既丑丑的又很可爱、生动和好玩的形象,而且这种丑得可爱的造型,又不漫画化,因为它既不讽刺,也不具有漫画的一目了然的时事性。原因在于李津对他笔下人物的‘神’总有特别的个人感觉,这个‘神’既是被刻画的人物的,更是李津自己的独有的人文感觉。”

      “饮食”、“男女”是李津近些年来乐此不疲的描绘对象,读他的画会让人感觉李津这些年的创作把自己诙谐、散淡与好玩的天性不加掩饰地表现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当中,任性而随意。

      

      想要“衰年变法”

      李津认为,自己这些年变得有些世故了。目前他的创作更多的带有了一些控制力与理性,情绪化还是没有达到极致。他表示,这些年绘画最大的进步还是技术上的,时间长了会对目前的状态厌倦。“我能预示到自己在50岁之后作品会更加的任性,越老越情绪化,而在题材上不会局限于目前这些太靠近生活的东西,会慢慢的离现实生活远一点,理想化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