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广告
  • 4:焦点
  • 5:广告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广告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价值报告
  • 12:广告
  • 13:专版
  • 14:时事·海外
  • 15:时事·天下
  • 16: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广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产权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环球财讯
  • D6:产权信息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2007 年 10 月 3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切实提高宏观调控预期性与有效性
    “无车日”
    应回归其本源
    严惩失信企业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股市宽幅波动深层次原因在哪里
    增加政策预期性
    树立理性市场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切实提高宏观调控预期性与有效性
    2007年10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今年以来,宏观调控措施频出,但效果却不理想。为此,我们应该把宏观调控从事后调控向事前调控转变,即提高宏观调控预期性。同时,也要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真正提高宏观调控的质量。

      ⊙潘正彦

      

      今年以来,宏观调控措施频出,尤其是货币政策不断趋紧——从央行先后5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到8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样的宏观调控频率极为罕见。尽管从宏观调控操作手段的控制上似乎较为有效,但从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的实现来看,效果却很不理想。一方面,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似乎总是慢半拍,不时地给市场造成模棱两可、可有可无的错误信息;另一方面,宏观调控往往又存在着明显的低效性。

      为此,我们应该要把宏观调控从事后调控向事前调控转变,即提高宏观调控预期性。同时,也要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真正提高宏观调控的质量。

      第一,增强宏观调控的预期性提高宏观调控质量。首先,我们要实现宏观调控从事后调控向事前调控转变。目前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大部分措施往往是事后的,对经济的影响往往也是滞后的。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宏观调控效果,而且也提高了宏观调控的操作成本。因此,我们应该把宏观调控要从事后调控向事前调控转变,即提高宏观调控预期性。

      这种宏观调控根本性的转变不仅是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更是宏观调控指导思想的转变。这种指导思想的转变不仅可以向市场传递有效的信息——宏观调控希望达到的目的,希望市场对宏观调控政策做出积极有效的预期;而且,还可以防止市场过度反应,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宏观调控的质量和效果。

      宏观调控的预期性就是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出台不仅是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而且更是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趋势的判断做出的相应反应。相对一般事后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预期性有以下好处:一是预期的宏观调控能产生先发制人的效果,既可以对宏观经济运行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予以先发制人的制止,以防止事态扩大;二是预期的宏观调控可以降低宏观调控的成本、甚至事半功倍;三是预期的宏观调控可以降低市场风险。由于宏观调控措施已经充分预期了市场未来的可能风险,宏观调控本身将有针对性地防止风险发生和扩大。因此,预期的宏观调控可以带来积极的效果和影响。

      其次,如何提高宏观调控的预期性。事实上,实施预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并不容易。由于预期的宏观调控政策不仅要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做出反应,而且还要对将要发生的问题和事件做出反应。因此,就需要判断准确、措施得当、预期明确。事实上,我们在很多时候是达不到要求的,甚至发出不明确的市场信号。因此,提高宏观调控的预期性、超前性就十分重要和迫切。

      要提高宏观调控的预期性必须首先做到:一是宏观调控的目标要有透明度和一致性。宏观调控的目标必须是十分明确、透明、导向性是明确的,绝对不能给市场有模棱两可、甚至可有可无的错误信息;二是宏观调控措施要有系统性。现代市场经济是非常复杂的,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更加复杂。因此,要达到宏观调控的预期目的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措施和手段的系统与组合运用。现在虽然也一些“组合拳”,但效果一般,原因还在于“组合”不够,只有加大组合力度,才能真正起到“威慑作用”。

      第二,提高宏观调控有效性就能提高宏观调控的质量。所谓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就是宏观调控措施出台可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

      但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受到了一些客观限制:一是宏观调控有效性需要有实在的市场基础条件,这主要包括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市场主体责权利的平衡,并最终反映到市场主体对宏观调控的有效反应上;二是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还需要宏观调控政策的权威性。这不仅包括宏观管理当局本身的权威性、例如令行禁止,而且还包括各个宏观管理当局之间的协调配合。因此,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更要大力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就如何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而言,一是各个宏观调控部门要各司其责,提高独立性和权威性。从各司其责的角度,相关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只有独立、不受干扰才能真正完成政策意图。例如,中央银行就应该把控制通货膨胀目标视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内容。在复杂的市场经济中要保持“独立性”很困难,也正是由于困难才能够体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二是各个宏观调控部门也需要通力合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还需要各个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宏观调控手段的相互配合。其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手段能够有效地发挥积极功能和作用很大程度上需要配合。

      三是各个权威部门(中央银行、财政部、发改委、银监会、其他政府部门)既要各司其责,又要通过提高独立性来加强宏观调控的权威性。例如,财政政策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其逆经济周期而动的作用不仅对市场(企业、个人、社会)有预期性,而且也是比较有效的。而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可以使宏观调控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在中国特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就更加重要。

      四是改善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市场基础。由于不管是市场主体还是市场传导机制都不是可以十分轻易改变的,需要长时期的努力。因此,一方面,我们有继续改革企业制度,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市场主体的市场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市场建设,提高市场传导机制的灵敏度,改善宏观调控的市场基础。

      总之,如何提高宏观调控预期性和宏观调控有效性应该是未来提高宏观调控质量的重要方面。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