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财经要闻
  • 6:观点·评论
  • 7:环球财讯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基金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11 月 9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6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6版:货币·债券
    人民币借势驶上升值快车道
    发债市场冬来早
    央票普涨 本周资金净回笼
    资金面紧张状况将逐步缓解
    中电财务公司将发金融债
    国开行将发5年期浮息债
    农发三年期浮息债投资价值凸现
    欧英央行利率决定牵动市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金面紧张状况将逐步缓解
    2007年11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张大伟 制图
      ⊙中金公司 徐小庆 陈健恒 盛伟华

      

      资金面紧张是近期抑制债市反弹的最主要因素,我们预计未来两个月里这一状况将逐步得到缓解,债券市场也将因此而出现回暖。

      通常,年底前由于财政存款的集中支出会导致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从而缓和市场资金的紧张局面。由于今年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可能超过5万亿元,而前8个月已实现财政盈余1万亿元以上,所以如果要实现全年财政赤字,最后几个月必须产生大量的财政支出。根据我们的估算,由此投放的基础货币至少在1万亿元以上,远远高于往年。

      历史数据显示,财政支出的这一季节性特征在过去都十分明显,基础货币在年底会大幅增加,并相应大幅提高银行体系的超额备付率,并且基础货币的月变化和超储率的月变化高度相关。从过去四年来看,12月的超额备付率都在4%以上。

      超储率回升最终会带动回购利率出现回落,这种传导通常会需要1个月的时间。我们注意到超储率和滞后1个月的回购利率均值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而且,财政存款投放也能缓解目前因打新股、第三方托管等导致的资金往少数银行集中的状况,因为全国各地都有财政支出,财政存款会相对均匀地投放至各类型的储蓄机构中。

      不仅资金总量和分布状况会有所好转,而且用于债券投资的资金也会变得更加宽松。首先,银行在最后2个月的信贷会出现明显收缩。央行的窗口指导已开始发挥作用,目前不少银行都已经开始严把信贷闸门,尤其是今年增长较快的消费类贷款标准已大幅提高(如针对第二套购房),信贷收缩的资金要么转移到债券配置上,要么在货币市场上拆放回购,这对于债市都是好事。虽然信贷收缩也会降低M2的增速,但贷款增速通常会下降得更快,毕竟M2增速还受基础货币增速的影响。

      其次,打新股的力度将有所减缓。9-10月份打新股的力度之所以超出市场预期,主要是不乏资源型的大盘蓝筹股,所处行业正在周期的高点,受到所有投资机构的追捧,一级市场的申购回报远高于以前的水平。而进入11月份,虽然仍不乏大盘股的发行,但无论是发行规模、发行人业绩还是想象空间上都不及9月份和10月份的大盘股,能够吸引的资金量也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