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昨天指出,当前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规模仍然较大,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任务依然艰巨。为此,要以有序放宽对外投资为重点,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胡晓炼在第三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机关党员处以上干部和人民银行分支行及直属企事业单位党员司局级干部十七大学习班”上做十七大辅导报告时说,顺差的产生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密切相关,这些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过去几年间,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效益稳定提高,中国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此外,国际收支大量顺差是经济运行中结构性特点的综合反映,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和消费投资出口发展不平衡,是国际收支顺差扩大的内在原因。
胡晓炼说,国际收支顺差与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密切相关,但也有相当部分的顺差出自中、低端的加工组装及“二高一资”的投资及出口。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如能源、劳动力资源的价格仍然偏低,利率汇率改革仍在进行,有待深化,非市场化的鼓励、限制政策等都扩大了顺差。而居民的投资渠道较少,无法满足人们财产性收入增加所带来的投资需要,使得大量的顺差不能通过“藏汇于民”的有效投资和资本项下的资金流出来平衡。
为此,她强调说,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胡晓炼指出,要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继续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金融领域要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环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减少对外资的依赖。此外,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以有序放宽对外投资为重点,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防范国际经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