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方式,是与经济总量与结构特征、体制改革特点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可以把两大政策协调方式的历史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到1992年。财政与货币政策配合更多是着眼于如何影响总供给上,并且更多表现为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到1996年。两大政策的协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包括调控手段多样化配合、调控技巧改善、驾驭宏观经济能力有所提高,这对于实现经济“软着陆”起到了较大作用;第三阶段是从1997年到2002年。扩张性的财政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快速转为“双松”配合;第四阶段是从2003年至今。两大政策协调的一个新特点是,除了共同作用于传统的经济总量目标之外,在更多的领域内有了配合的实践,例如以应对流动性问题、推进外汇储备管理改革为目的而发行特别国债的行为,以及调低利息税以引导储蓄资金流向等政策。
●综合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的具体实践,可以得出以下三个基本结论:第一,财政和货币政策逐渐向市场化调控转型,为发展新型的两大政策协调机制奠定了基础;第二,从两大政策的作用效果来看,财政政策“从强到弱”,货币政策“从弱到强”;第三,迄今为止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主要是关注总需求管理,并致力于实行经济总量稳定。从长远来看,这两大政策协调,还必须关注结构性调整的供给管理、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制度优化等层面,这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只有充分认识并完善财政和货币变量之间的互动,才能有针对性地完善两大政策之间的协调机制。为达到这个目的,应是从货币流量的角度来分析财政变量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联度。考虑到当前这两大政策协调的重点在于,应适度强化财政政策的作用,特别是明确财政变量对货币流量的影响,来提高未来改善两大政策协调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