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环球财讯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广告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7 年 11 月 1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当前宏观调控应协调优化财政货币政策
    ■看点
    ■编余
    协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应从五方面入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编余
    2007年11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编余

      今年以来,我国频繁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但受制于我国经济内外失衡等因素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和作用低于市场预期。因此,如何优化我国的宏观调控效果,适度提高财政政策的作用,以及协调财政和货币政策,已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对此,业内专家杨涛在分析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方式的历史演变四大阶段基础上,概括了三大基本结论:向市场化调控转型;财政政策“从强到弱”,货币政策“从弱到强”;应从关注总需求管理向关注结构调整性的供给管理等方向转变。并且,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基于当前两大政策协调重点是应适度强化财政政策作用,明确财政变量对货币流量的影响,可以提高两大政策的协调效率。

      对此,作者还提出了从五个方面来优化今后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第一,基于制度优化目标的政策协调;第二,基于经济总量平衡目标的政策协调;第三,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目标的政策协调;第四,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协调;第五,基于特定领域或市场的政策协调。

      尽管本文的分析基于事实和理论分析,但其中透露的一些信息仍值得关注。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面临诸多新挑战的前提下,发挥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以此来协调和提高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和效率,应当成为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一条主线。这一观点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