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特别报道
  • 7:时事·海外
  • 8:广告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7:专栏
  • A8:时事·天下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广 告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指数
  • C11:地产投资·指数
  • C12:地产投资·理财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7 年 11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维持负利率和汇率升值
    股市行情就会持续
    常态加薪机制
    须有法律来保障
    由谁来监管利益博弈损害个人投资者权益
    “10月房价大涨9.5%”遗漏了什么?
    国民休息权的经济意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民休息权的经济意义
    2007年11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无论是带薪休假还是黄金周,事实上都没有起到保障大多数国民休息的作用,因而,需要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最高目的和前提就是确保劳动者的休息权或者休闲权得以实现。

      ⊙邓聿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五需求层次说,认为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后,必然会将目光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日前发生的有关国民休假制度的争议,就印证了马斯洛的这一理论。

      最近,继国务院法制办公布《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外,国家发改委也公布了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根据征求意见稿,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的职工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将至少享受5天的带薪年休假。而发改委的假日调整方案则将现在的三个黄金周保留两个,取消五一黄金周,同时将除夕、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四个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经调整后,法定节假日总日数由十日增至十一日。

      公众对有关部门公布的国民休假制度安排,评价大体是正面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要保障公民休息的权利,二是要缓解越来越突出的假期人口流动给社会资源造成的巨大压力。

      我认为,以黄金周为载体的国民休假制度确实有必要修改了。原因在于,无论是带薪休假还是黄金周,事实上都没有起到保障大多数国民休息的作用。休息权是宪法赋予人们的基本人权。某种意义上讲,休息权之于劳动者,是比其它权利更实际、更有益并能使其身心健康和自由发展的一种权利。但我们看到,现实中国民的休息权很难落实。就带薪休假来说,由于目前劳动市场供大于求,就业困难,加之缺乏法律保障,这一制度实际上名存实亡。就黄金周而言,虽然以国家强制的方式,客观上有利于满足也保障了多数民众的休闲需求,然而,这一制度的设计初衷并非是从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出发的,而是服务于拉动内需的目的。正由于这个初衷的错误,导致了黄金周异变为目前的这种以商机为主导的旅游周,从而无法让百姓真正休假。另一方面,黄金周期间,大多数一线劳动者得不到休息。这个黄金周制度的“硬伤”,是黄金周自身无法解决的。因此,它们都需要变革。

      国民休假制度的改革,其最高目的和前提就是确保劳动者的休息权或者休闲权得以实现。各国法律之所以确认劳动者有休息权,目的就在于保证劳动者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得以解除,藉以恢复劳动能力;保证劳动者有条件进行业余进修,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文化水平;保证劳动者有一定的时间料理家庭和个人的事务,丰富自己的家庭生活。而这一切,都可以把它看成是对劳动力这一最重要的生产力的投资,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因此,从休闲时间使劳动者更有生产力的角度出发,休息可以说是“培育和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的仓库”。

      事实上,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闲暇作为时间的组成部分是客观存在的,闲暇应看作一种稀缺资源,而休息则是利用闲暇这种稀缺性资源,借助市场、资金、物品与环境,生产个人、家庭或社会所需的产品,即自我实现、爱好发展、家庭幸福、健康舒逸等终极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休息不仅通过消费来促进生产,而且其本身就具生产性。

      由此可见,休息并不像我们一般所理解的,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不利于生产发展。相反,休息具有很大的经济功能和作用。特别是,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劳资即雇员与雇主关系的和谐。休假制度对促进雇主与雇员的和谐,是有帮助的。

      显然,现在的黄金周形式达不到这一作用。不仅如此,现阶段我国劳动者的休息权被普遍性地受到企业和资方的侵害,像强迫超时劳动即所谓的“过劳”现象已经见惯不怪。“过劳”现象的存在,客观方面看,除了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企业要应对不断加剧的竞争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过劳”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迫使职工超时劳动,可以使企业在一定时期获得经济利益并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二是“过劳”侵权的成本很低。由于我国现有法律法规,还没有关于“过劳”、“过劳死”的明确规定,这直接导致了维权难、索赔难、监管难。因此,一些企业主为了追求利润,根本不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强迫工人长时间加班,甚至把加班加点作为一种“企业文化”加以宣扬,严重损害了工人的身体健康,侵害了工人的合法权益。

      虽然“过劳”可以让一些企业得一时之利,但客观上会损害职工的身心健康,长久下去实为损害雇主和雇员关系,无论对职工个人发展还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或者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都有着巨大的危害性。

      总之,作为现代社会一种全新的生活形态,人们休息休假权利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鉴于黄金周不能保障和实现国民的休息权,建立一种新的、更自由、更有效、能为现代社会带来精神和物质双重享受的休假方式,以取代黄金周,是时候了。

      (作 者系中央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