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丽娜
昨日,记者从深圳市规划局获悉,《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草案昨起对外公示,该草案提出“深圳将建成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大都会”。
记者了解到,这是深圳在城市定位中第一次提出建立“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大都会”,草案还提出要与香港建立共同的资本市场。
据悉,该规划送审稿已于今年10月16日获建设部正式审批,目前正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并上报国务院审批。如果该规划纲要获国务院批准,那么就意味着“深港国际大都会”的成立箭已上弦。
建立共同的资本市场
8月10日,本报独家报道了《建构港深都会》报告的出炉。
《建构港深都会》报告由曾荫权的智囊库——香港智经研究中心发布,报告提出促进港深资本市场合作方面,在国际范围内吸引企业来港深交易所上市,报告同时建议深圳股票交易所与香港创业板商议分工合作的问题。
作为回应,《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草案提出,在完善深港金融合作机制方面,建立共同的资本市场,积极探索深圳金融机构通过香港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继续吸引香港金融机构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加入国内金融市场。
有分析人士表示,深港两地的金融合作一方面可以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则可以为内地目前巨额的外汇储备找到一条出路,如果港交所和深交所合作分工,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上市。
同时,该项规划还提出,积极建设深港创新圈,加强两地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及高校间的合作,鼓励双方人员在创新领域的交流。加强与香港在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合作,依托深圳对内地的联系优势和香港对境外的联系优势,坚持不懈地走向国际市场,不断提升深圳的国际影响力。
今年10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2007—2008年施政报告》称,香港将会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联系,“香港必须加强与中央及内地省市的整合,并全力推动港深共建大都会”。
两地合作打造双赢
“从长远来看,深港两地的全面融合是迟早的事情,因为这是一个双赢的方案”,中银香港经济研究员黄少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立港深大都会的方案有助于丰富两地经济结构,促进人流、物流以及资金流动。
黄少明认为,目前无疑是加快深港合作的适当时机,因为香港如果向国际大都会迈进,具有空间资源的限制,香港本地无法承载的功能,必然向深圳转移,而深圳也有需要更加国际化。如果深港大都会建成,那么将会成为亚洲一个主要的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的国际大都会,两地拥有3000平方公里土地、2000万人口,足以与大纽约、伦敦相媲美。他认为深港两地的合作应当主要侧重于金融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衔接。
参与规划修订的深圳市规化局副局长许重光同样也表示,“这样一个目标的提出也是符合两地的共同利益,加强与香港之间的城市合作,这应该是我们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要策略。”许重光表示,这个概念的提出一方面经过了深圳方面全面的研究,同样也考虑了香港方面的提法,基于两个城市共同发展,深港未来将成为国际性的大都会区。
此外,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深圳市市长许宗衡下月中上旬将率政府代表团访问港澳。据透露,许宗衡此行将签署重要协议包括关于“深港共建国际大都会”、深港创新圈、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内容。
港深、京津、上海都会GDP比较
年份 | 港深 | 京津 | 上海 |
2001 | 16573.02 | 5436.55 | 5272 |
2002 | 17255.76 | 6084.96 | 5867.45 |
2003 | 18275.82 | 6835.65 | 6589.06 |
2004 | 20120.85 | 7841.41 | 7524.50 |
2005 | 21777.85 | 8849.74 | 8359.64 |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单位:亿元人民币,2000年不变价
深港通关环境有望改善
⊙本报记者 王丽娜
虽然深圳毗邻香港,但是对于深圳居民来说,赴香港的程序还是很繁琐,而香港居民来深圳则无需排队,直接可以按下指纹通过自动的E通道即可。这不仅给内地居民进入香港造成了不便,而且还给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昨日公示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草案提出,加强跨界交通方面的衔接和合作,促进深港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强口岸管理,缩短通关时间,为资金、人才和信息等要素的流动提供更大的便捷。
事实上,香港智经研究中心早在今年8月上旬的《建构港深都会》的研究报告中也建议,逐步实施深圳户籍居民持智能卡式香港通行证、预先签注后一定时间内无限次自助通关往来港深。针对商务人士推出特别便利化措施,对企业管理人员通行证免签多次往返;设置商务贵宾通道;在深圳范围内缩短商务签注办理周期。
分析认为,目前港深人员流动方面,深圳人到香港手续繁琐,对赴港经商和旅游造成很大的制约。大部分深圳居民希望赴港手续更加便利。
■相关资料
深圳金融业发展目标
依托毗邻香港的优势,加快深港金融体系的融合,推进金融产业的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产业金融中心、金融创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务中心。
深圳金融业布局
1.福田金融中心
发展为保险、证券、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集聚中心,并承接港资、外资金融机构的部分后台业务。
2.罗湖金融中心
发展为银行业前台集聚中心,承托境外金融中心银行业的部分外溢职能,以及珠宝产业和专业服务集聚中心。
3.后海金融中心
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创意产业的创业投融资中心和金融电子产品研发中心,并应努力争取全球金融业软件外包的份额。
4.平湖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发展为深圳、港澳金融产业的后台集聚地,为各金融机构提供安全、高效、可靠及专业化的金融后台业务服务。
——摘自《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草案
以上图表来源:《建构港深都会》 张大伟 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