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信息披露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特别报道
  • 8:时事·国内
  • 9:金融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专版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上证研究院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B9:艺术财经
  • B10:艺术财经
  • B11:艺术财经
  • B12:艺术财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中国基金业十年大巡礼
  • C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海外
  • C16:基金·人物
  •  
      2007 年 11 月 26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1版:艺术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1版:艺术财经
    学术回顾展推动早期当代艺术市场升温
    “老将作品
    会逐渐受关注”
    ■艺财链接
    台湾秋拍 “中国当代”价格将再上台阶
    重新端正艺术收藏新取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老将作品会逐渐受关注”
    2007年11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访著名策展人王明贤

      ⊙本报艺术投资分析员 孙国胜

      

      “当时艺术家是为艺术创作的,他们一出手可能就是在创造历史,而如今很多艺术家画一笔都在考虑它值多少美元,相比之下如今的当代艺术就会失去了它当年的艺术和力量,在迷失的同时需要回头寻找本真的东西。”——王明贤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85时期美术已经远离现今20余年,而在近一个时期,“85美术热”再次席卷中国当代艺术界。在当代艺术和艺术市场都热闹异常的今天,为什么会出现回顾“85时期”的热潮呢?就此,我们采访了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策展人之一、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王明贤先生。

      

      当代艺术“思源”

      王明贤认为,“最近一个时期出现回顾80年代热潮主要有两个原因。从学术上讲,‘85时期’是中国当代美术史的起点,当代艺术繁荣之后重新寻找它的原点。另外,当时国内还没有任何艺术市场,艺术家的生活非常困苦,有的甚至穷的都吃不上饭。在那种条件下他们思考的都是整个80年代世界艺术潮流中最重要的问题。”王明贤以黄永砯为例,称他根本就没有到过北京,只是在浙江美院读书,后来也只是去了山东和上海,整个北方都没有到过,根本就没有条件看到整个全国的形势,更不用说世界艺术潮流,但是当时他写的文章如今看来对艺术发展的把握是很准确的。“当时艺术家是为艺术创作的,他们一出手可能就是在创造历史,而如今很多艺术家画一笔都在考虑它值多少美元,相比之下如今的当代艺术就会失去了它当年的艺术和力量,在迷失的同时需要回头寻找本真的东西。”

      

      两年内,艺术家早期作品将备受瞩目

      对于前些年一些艺术家主流题材甚至是近期才创作的作品受到市场不理性的热捧,王明贤感到很奇怪,他说,“很多艺术家早期的作品要比近期的作品艺术创造力更强,而国内的收藏家却熟视无睹,高价买些没有价值的东西。”

      而对于近期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早期作品在国际市场走红,王明贤则认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和国内对于“85时期美术”的学术热是对应的,并且国内收藏家也会跟着国际走,很多都在关注一些艺术家的早期作品。比如肖鲁参加“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的作品《对话》就被国内藏家收藏。随着国内对于早期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早期重要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一定会浮出水面,特别是在明、后年,在“中国现代艺术大展”20年来临之际,对于80年代艺术创作的学术研究和那时期作品的市场都会达到一个高潮。

      事实上,如今在艺术市场上屡创天价的基本上还是一些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活跃的老将,但是更多的人还是被埋没了,因为在80年代艺术家们并不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在80年代一些有影响的艺术家这些年其实也一直在坚持创作,只不过这些年被忽视了。王明贤说:“艺术史看待每一位艺术家也都不是孤立的,一些在80年代有成就的艺术家,他们的新作也可能会引起市场的注意。”相信随着对当代艺术发轫期那一段艺术史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的艺术家的市场价值也会随之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