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日前在北京表示银行不能低估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也不要固执于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次贷危机还远未结束。银行在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时要审慎,美国次贷危机已凸显了此类交易的风险。
“最近几年金融衍生工具开发过快,全球流动性80%是衍生品造成的,”沈联涛说,最近几年私募股权、对冲基金等全球金融体系“新玩家”快速成长,金融衍生工具开发也越发迅速。
英格兰银行11月刚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规模为7000亿美元,占190万亿美元的全球金融资产不到0.5%的份额,但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规模高达415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规模已占全球GDP的8倍到10倍。
沈联涛分析指出,虽然7000亿美元的次级抵押债券不到全球金融市场金融资产的0.5%,但因为美国这两年次级抵押债券到期不能偿还的数量增加,导致整个资产支持证券亏损扩大,评级降低,投资者对整个资产支持证券失掉信心。0.7万亿的美元次级债券资产感染到了10.7万亿的资产支持证券(ABS)市场,而这10.7万亿的资产支持证券(ABS)市场实际上是大银行尤其是欧盟体系银行主要的流动支柱,这些风险重新流回到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某些银行就出现了融资的困难。
沈联涛还表示,次贷危机还远未结束,而在危机中英国诺森罗克银行爆发的挤兑危机在其百年历史中是第一次出现,这值得中国的银行注意。对银行业来说,需要更好的银行流动性安排和计划。“次贷危机是实体经济开始缓慢下来、风险上升的反映,衍生工具市场出问题,实体经济也一定出了问题。”
“中国的银行缺乏处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经验,因此,银行IT系统和风险系统面临相当大的压力。”沈联涛表示,次级债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意义是,它揭示了市场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管理不能被截然分开。中国的银行要居安思危,不要低估衍生工具的风险,并且要着力解决衍生工具透明度不足的问题。面对衍生产品一定要谨慎,不要说你有我也要有,首先要做的是建立好风险防范系统。